快乐赚

优购网(“优购网”被曝再次售假)

 人阅读 | 作者lilintao | 时间:2023-08-03 23:12

被虎扑除名的“优购网”被曝再次售假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曾与虎扑合作的优购网如今被“疑似售假”、“商品质量差”等负面新闻缠身,多名用户表示在优购网购买的商品在虎扑上鉴定为假货。据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接到的用户投诉维权案例统计,“优购网”商品质量差、疑似售假等问题频发,用户投诉不断。

用户在优购网下单购买了一双鞋,收到货后感觉是假鞋,于是拿去虎扑发了鉴定贴,也让朋友帮忙看了。联系客服后,客服声称不售假,不满意可以退货。

当时也没想太多,就把鞋子包好通过顺丰退了回去。隔天顺丰客服打电话说对方拒收。我马上联系优购客服电话,得到的回答是:寄回的鞋子编码和鞋盒不符怀疑我调包了假鞋。

 

案例一:“优购网”标牌信息与实物不符退货遭拒

龚先生于2017年6月18日在优购网购买一条阿迪达斯运动长裤和一件短袖T恤,订单号为M670618032308。

直到2017年6月24日下午16点多,该包裹才到达配送网点,因第二天我要离开福州,18点左右,我抵达配送网点自取。拿到包裹后,发现运动长裤标牌信息与实物不符,标牌尺码M号,裤子标签尺码L号。回家后,我想着退换太麻烦,于是就试穿了裤子和衣服,裤子确实太大无法穿,衣服倒挺合适,但考虑到搭配,决定一起退了(试穿时间不到1分钟)。

2017年6月27日,将裤子和衣服包装好通过申通快递寄出。2017年6月29日,申通快递告知我包裹被百丽优购拒收,登录优购客户端看到拒收原因为顾客寄回的衣服穿着过,有异味,寄回的衣服与吊牌不符,拒收。优购出库商品吊牌与实物不符,却要顾客为此买单。

案例二:“优购网”鞋子质量有问题 商家拒绝退货

陈先生在优购网买了一双鞋,订单号:M670601130324。

收到货后发现是一双被人穿过的鞋子,我直接按照地址退回去了,结果优购网拒收。打电话联系说因为之前没有联系他们就退回去,不给处理,多次联系也没有人管。以前经常在这个网站买鞋,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问题。

案例三:“优购网”商品质量问题不予退货

王女士于2017年6月13日在优购网买了一双百丽的鞋子,订单号: M670613160262。

收到货当晚穿了两个小时,脚背上直接磨出两个血泡,想着新鞋都磨脚就自己用湿报纸软化了一下,可是第二天穿的时候还是磨脚。看了一下是鞋子脚面上走线的原因,跟百丽沟通,说穿着过了,不予退货。

在实体店百丽买鞋子,磨脚成这种情况,导购都会给退了的,优购网就是霸王条款,没有监督,说什么就是什么。

接到该用户投诉后,我们第一时间将投诉案件移交该平台相关工作人员督办妥善处理。但截至发稿前,我们尚未收到来自被投诉平台的任何有关处理回复。

据《2017年(上)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监测报告》(www.100ec.cn/zt/17tsjc/)监测统计,发货问题、退款问题、商品质量、网络欺诈、网络售假、退换货难、虚假促销、客户服务、保证金不退还、物流问题为“2017年(上)全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被投诉问题”。

(文/向日葵)

 

“鞋王”二次上市,高瓴资本赢下300亿豪赌?

 

 

“凡是女人经过的地方,都要有百丽。”

百丽CEO盛百椒放出豪言壮语时,并未料到百丽的命运如此跌宕起伏。

2007年百丽登陆港交所,巅峰期拥有线下直营门店超20000家,市值高达1500亿港元,是中国最大鞋履零售商。

然而,中国电商的快速发展、快时尚品牌的猛烈进攻,一度让这家诞生超过40年的传统零售企业饱受冲击。2017年,百丽以531亿港元的价格从港交所退市,成为当年港交所规模最大的一次私有化交易,接盘者是高瓴和鼎晖,收购价6.3港元/股。

私有化之后,高瓴资本以57.6%的股份,成为百丽的控股股东,按照持股粗算,高瓴付出资金超过300亿港元——在电商兴起的渠道改革期,这笔金额庞大的实体收购并不被业内看好,质疑张磊声音不断,甚至被外界判定或将成为“高瓴的滑铁卢”。

世事难料,在退市五年后,一代“鞋王”百丽重新杀回港股。3月16日,百丽时尚集团(以下简称“百丽”)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百丽逆风翻盘了吗?从结果来看,交出的答卷还算不错。

招股书数据显示,19/20财年-20/21财年,百丽营业收入分别为201亿元、217亿元,增长率8.1%,净利润分别为17亿元、26亿元。截至2021年11月30日止9个月,公司收入17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0%;净利润23亿元,增长了17.8%。

和同期的富贵鸟、达芙妮等老牌鞋企近况相比,百丽是三家里唯一一家转型成功的。

有媒体分析,因其线上布局的完善,电商份额从2017年2月28日止年度的不足7%增加至截至招股书发布时的25%。只不过从百丽之前两次试水电商都失败告终的过往来看,与其说是单纯在线上渠道找到了破局之法,不如说其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实践,为其找准了发展的方向。这或许是老牌企业转型观察的不错样本。

一代“鞋王”转型思路

五年前退市前,百丽拥有线下直营门店数超过2.08万家,再次上市,最明显的变化是百丽“变轻了”:截至目前,百丽拥有9153家直营门店,砍掉了超过一半门店。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百丽的运营做得非常重,从企划、设计、研发、生产、零售到客户运营全部自己承包,并在招股书中用“垂直一体化”概括自己的商业模式。

通过收购、代理和分销等方式,形成品牌矩阵,布局17个鞋履品牌和5个服装品牌,其中自有品牌占比59%。去年双11,天猫上前五大最畅销时尚女鞋品牌有4个为百丽所有。服装业务是其第二增长曲线,收入由截至2020年2月的24.5亿,增长21%至截至2021年2月的29.6亿,但从业务划分看,鞋履依然是其支柱业务,连续两年营收占比高于85%。

如果从数据层面分析,百丽的转型,离不开渠道转型带来的正向反馈。

公开资料显示,百丽已布局天猫、京东、唯品会等传统电商平台及抖音、小红书等多个社交媒体平台,截至2021年11月30日止9个月,百丽的线上收入占比超过25%。百丽在招股书中还透露,目前已聘请超过60名KOC,建立约150人的自有专职直播团队,以及超过120名主播来进行直播带货。直播销售额已占线上销售额约30%。

但关店押注电商和直播,并不是一条万能的路径,直接抄作业并不可行。

一个鲜明的对比——2019年中,达芙妮也曾提出“轻资产”的业务转型目标,一口气关闭了2000多家门店,此后一年变得更为激进,达芙妮甚至决定关闭所有线下店铺,投入970万港元完善电商业务,将重心转移到品牌授权和电商销售。但效果并不理想,财报显示,2020年达芙妮的电商业务收入为1.5亿港元,较2019年的2.2亿港元下滑了31%。

同样是减负、转型,百丽和达芙妮的命运却各不相同。从发展来看,二者区别在于,和达芙妮完全退出线下实体零售相比,百丽并没有放弃自己线下门店的布局——它很清楚9000多家门店,可以通过新零售改革成为自己的优势,尽管这比线下一刀切的转型路径难度高得多。「电商在线」归纳了其在前后端做出的改变,主要有以下几项:

1、门店数据库辅助设计师快速完成设计。消费者逛门店,以及3D脚部扫描仪技术,为设计师带来了数百万的素材,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将想法转化为设计。

2、柔性供应链促进快速上新。百丽的季前订单只下达相当于当季销量大约40%,后续根据门店及线上渠道的销售情况,下达额外订单。补货在下单后最快15天内送达门店,而当季迭代的产品从设计到送达门店,整个过程最短能压缩到25天。

3、线上线下的灵活调配,化店为仓。线上下单,门店即可发货,百丽认为,通过线下门店完成部分订单,可以在没有重大库存风险的情况下满足旺季需求,并优化交付时间及成本。

从货品生产、库存管理、人员培训到数字化改革,老品牌靠电商转型的思路并不稀奇,百丽的选择在于,在运营团队和品牌结构还未调整完毕前,没有砍掉自己的线下优势,而是依靠后端生产供应链的优化,推动9000多家线下门店持续不断地反哺线上,逐步进行渠道的改革。

两次电商尝试都失败了

在电商还未起势、线下依旧为王的时代,百丽曾经和达芙妮、富贵鸟一样,严重依赖百货渠道,生意的逻辑更为简单粗暴:营收的增长几乎和开店数量成正比,抢夺市场份额是找到生意增量的重要考核指标。

巅峰时期,达芙妮的门店数量达到6681家(2012年),富贵鸟的门店有3195家(2013年),百丽扩张速度更是激进,2010-2012年,百丽每年净增门店数目都在1500至2000家,最终突破20000家。庞大的线下布局,款式数量和上新速度都将受到限制,尤其当新的渠道——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改变了消费者购物习惯;新的品牌——Zara、Forever21等快时尚大幅度提升了库存周转,传统零售企业位置变得尴尬。

翻阅百丽、富贵鸟、达芙妮的财报,颓势几乎集中出现在2015-2016年。2015年,富贵鸟的全年净利润额3.9亿元,同比减少13.09%,门店2960家,较2013年年中减少了235家;同年,达芙妮由盈转亏,全年亏损3.79亿港元,此后五年共计亏损近40亿港元;百丽也好不到哪里去,2016年业绩首次下滑,净利润29.3亿元,跌幅达38.4%。而如果结合当年的行业背景,会发现2014年起电子商务交易额迎来高速增长期,基本与之重合。

作为最早进入百货商场的品牌之一,伴随上世纪 90年代中后期百货商场在国内的崛起,百丽率先吃到了一波线下渠道红利。所以当线上渠道开始崛起,百丽很早就意识到了新渠道的重要性。百丽曾两次试水电商——一次是2008年,百丽旗下百朗商贸在淘宝网开出多家百丽直营网店,同年百丽自建电子商城淘秀网;另一次是2011年起,开始运营BC2平台优购网,淘秀网被并入优购网。

有业内人士曾撰文指出,优购网存在进店率低,网页陈列视觉感差、吸引力弱等问题

专注于鞋履的百丽做自营电商,更偏向于是垂类电商,体量较小。百丽在2012年报就曾直白地表示:时尚品类B2C平台由于其产品特性,目前尚无成功的案例。

对电商的不熟悉也让百丽千头万绪,以淘秀网为例,当时主要调用百丽深圳主仓的库存,而百丽鞋品部门设有11个销售大区,体育用品代理部门有9个销售大区,渠道并没有被充分利用。2013年,优购网CMO徐雷、高级副总裁谢云立、COO张小军相继离职……组织架构的不稳定、严重内耗让百丽两次电商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接盘者为高瓴资本,查阅公开资料可知,高瓴当时并未着急着手电商化,而是率先派出了数字化团队对百丽进行改造,彼时百丽国际执行董事李良,其本身就为高瓴资本合伙人之一。2018年在生产系统推行精益项目;2019年线上线下货品一体化,启动会员系统重构;2020年启动组织数字化建设.....以扩张占据市场份额为手段的百丽,开始改变发展逻辑聚焦到线上线下的精细化运营上。

高瓴的300亿豪赌

高瓴投资百丽,操盘者是张磊。

对此,张磊曾在2017年一次百丽中高层战略研讨会上,解释了高瓴投资百丽的初衷——“百丽的直营门店每日进店人数有600多万,按照互联网的概念,那就是600万的DAU(日活跃用户数量),这在互联网企业中都是能排到前几名的。现在线上流量获取成本越来越贵,流量入口正从线上向线下转移,百丽的2万家直营店的线下流量入口尤其显得可贵。”

到了2019年,高瓴基金四期的募集过程中,百丽又作为案例被张磊频频提及,张磊为LP们描绘了一个可能会带来的“3倍回报”更现实的逻辑:其一,百丽交易价格便宜;其二,运动鞋服销售业务的资产质量优质,但受到女鞋业务拖累,整体市值偏低,分拆上市后可获得更高市值;其三,通过变革提升资产的价值。

张磊提到的优质资产,指的是当时百丽旗下的运动鞋服业务线滔搏国际。滔搏是国内最大的阿迪、耐克经销商,旗下还有彪马、匡威、北面、锐步、亚瑟士等诸多品牌的国内经销权。2018年,滔搏零售额达到375亿元,比第二名宝胜国际高30%,市场份额高出后者4.3个百分点。

2019年10月,分拆自百丽的滔搏国际在港股上市。上市首日收盘价为9.25港元/股,较开盘价上涨8.82%,总市值574亿港元,仅这块业务的市值就已经超过当时私有化百丽时的投入。换句话说,高瓴这笔价值超300亿港元的豪赌两年前就已经收回了成本。

从关店收缩到内部转型,曾经玩不转电商的百丽已成为新零售改造的样本,招股书显示,百丽正在调整线下渠道结构,优先提高购物中心的门店占比,其次是奥特莱斯等其他地点的门店占比。其中,百货商场渠道的收入贡献由截至2017年2月28日止年度的超过70%下降至截至2021年11月30日止9个月的45%以下。渠道多元正在替换依赖于某一个渠道。

商业的本质本是如此,线上和线下殊途同归,最终回归到消费者身上。再次冲击上市,资本为百丽买单背后,能不能做好一双鞋,依然需要市场的验证。

缺少了刘强东的京东,到底怎么样了?

视频请点击下方链接:

缺少了刘强东的京东,到底怎么样了?

在中国,只要一提起京东,人们首先就会想到刘强东;一提起刘强东,人们首先就会想到京东。作为京东的创始人,刘强东的人生轨迹已经与京东高度重合,甚至融为一体了。

但是,由于2018年一起扑朔迷离的性侵案,以及近年来关于互联网平台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大概从2020年开始,当年只有46岁、仍然年富力强的刘强东,开始逐渐放权,从京东的前台转向了幕后。直到今年的4月份,48岁的刘强东宣布卸任京东CEO,彻底退休了。没有刘强东掌舵的京东,现在到底怎么样了?是依然能够续写辉煌,还是逐渐没落了呢?

刘强东,从一手带大京东到逐渐退隐京东

跟任何创业者一样,刘强东在创业之初也不是一帆风顺。当年,刘强东建立的是线下实体店。但是,2003年非典疫情,导致生意惨淡,他无奈之下,发动大家在网上发帖,组织团购,没想到生意反而异常火爆,这让他看到了互联网零售业的广阔前景,于是在2004年正式创立了京东。通过互联网做零售,与传统卖场相比,价格要便宜20%,而且用户体验也非常好,生意越做越大。到了2009年,京东却遭遇了麻烦,不是因为卖不出去,而是因为卖得太好,运不出去。这让刘强东意识到物流对于电商的重要意义,于是京东就自己搞起了物流。时至今日,京东物流已经成为优秀物流的代名词,速度快、服务好,很多消费者之所以选择在京东上购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冲着京东物流来的。

从当年的路边店,十年不到,就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综合性B2C,这一切,都深深打上了刘强东的烙印。更关键的是,刘强东还很年轻,才40多岁,正是创业的大好时光。刘强东自己当然也很卖力,京东做大后,在各个领域全面出击,刘强东也是当仁不让的事事亲力亲为,精力旺盛,全面掌控着京东的一举一动,人们对京东未来的发展也是充满期待的。

但是,事情的发展有的时候就是出乎人的意料,正当壮年的刘强东,近年来却逐渐隐退了。外界普遍猜测,刘强东隐退的想法,其实是始于2018年那场闹得沸沸扬扬的涉嫌“性侵”丑闻。这件事情的经过,我想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我在这里也就不再做过多的介绍,反正最后的结局就是,美国检方决定不起诉刘强东。这也就是说,现有的证据并不支持刘强东违法的结论,强奸罪名自然是不成立的。但是网友们并不买账,还是不依不饶,虽然没有强奸,但婚内出轨的事却是坐实了。那段时间,刘强东的名誉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本人及他的家庭,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一切必然会连累到京东,京东的企业形象和竞争力严重受损,2018年,京东股价出现暴跌,最低时还不到300亿美元。

不仅如此,京东的股权结构也再一次受到了大众的关注,刘强东在京东独一无二的地位更是备受质疑。刘强东虽然只持有京东15%的股份,但却控制着80%的投票权,他在京东有着一言九鼎的作用。难怪有人将京东称为“一个人的京东”,这一个人就是刘强东。这样就会造成一个两难的困境,即刘强东行,京东就行;刘强东不行了,京东也就不行了。而且,刘强东的很多个人行为都与公司混淆不清,如果刘强东出事,最终可能将引发公司的连带责任,这其实反映了京东治理结构的缺陷。因此,公众普遍认为,这么大的一个京东,应该尽早形成一个权力层级合理、治理文化和谐的高管团队。关于京东改善治理质量、将创始人大股东和公众公司进行分离、培养职业经理人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那个时候,舆论铺天盖地的指责和质疑,肯定给刘强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也许是刘强东逐渐想明白了,自己不可能永远守着京东,该让贤的时候就一定要让贤,该与时代接轨的时候就一定要接轨,否则就是害了京东。于是,2020年开始,刘强东密集卸任了京东旗下至少29家公司和企业的领导职务,包括16家物流公司、京东云计算的全资子公司京东(仙游),以及北京途享客旅行社有限公司等。

其实,那段时间,不止是刘强东。在2019年9月,阿里巴巴的马云卸任,交棒给了张勇;2021年3月,拼多多的黄峥卸任,由陈磊担任CEO;2021年5月和11月,字节跳动的张一鸣先后卸任CEO和董事长职务,由梁汝波接棒,等等。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互联网大佬们,一个个都相继宣布“退休”,整个互联网的创一代们似乎约好了一样。其实,他们中有些人还是很年轻的,尤其是张一鸣,他才30多岁就退休,着实有点可惜。但这毕竟是他个人的选择,说明这些大佬们都已经看透了,钱财也好,权力也罢,都是身外之物。对他们来说,时间才是最宝贵的,卸下了这些职务,就相当于卸下了身上的包袱,解放了自己,从而轻装上阵。有大把的时间用来享受生活,思考人生。

不过,这些大佬们的卸任和隐退,却给了其他的后生和晚辈更多的机会。比如,刘强东的卸任,就把徐雷推到了聚光灯下,给了他施展才华更广阔的天地。

作为刘强东的“接班人”,徐雷到底是何许人也?

提起徐雷这个人,可能很多人对他都觉得比较陌生,毕竟他之前一直生活在刘强东的巨大光环之下,没有人会过多地注意到这个接班人;而且他本人也比较低调,不像刘强东那样爱在媒体面前露面。因此,网上关于他的资料并不是很多,但这个人却是一个不简单的人,能被刘强东选中,足以证明其有过人之处。

现有资料显示,徐雷是个北京人,也许是出身于军队大院的原因,单从他的长相来看,就给人一种霸气外露、走路带风的感觉。他的爱好也比较广泛,尤其喜欢足球、听音乐和看电影,有点小资的味道,属于年青一代的企业家。他曾经服务过淘宝,质疑过京东,是京东“618”的功臣,而且敢和刘强东“杠”。反正就是个不简单的人,这从他曲折反复的从商经历可见一斑。

2000年,徐雷进入联想,负责网络推广方面的工作。2002年,徐雷加盟了好耶广告,前后扮演了很多不同的领导角色。既当过区域销售总监,也当过客户部执行总监,最后一直做到副总经理、总经理。好耶广告是我国最大的专业网络营销服务提供商,像淘宝网、中国银行、中国移动、北京现代等都曾与徐雷有过业务上的合作,这些经历也为其积累了互联网和电商方面的经验。

徐雷与京东的结缘则是始于2007年。当年,他担任京东的市场销售顾问,负责组建京东商城市场营销体系及团队等工作。也许是这次结缘,让双方互相产生了吸引力,2009年徐雷就离开了好耶广告,正式加入了京东。在京东,徐雷先后担任京东商城的市场销售部、无线业务部、营销平台体系的负责人。这期间,他主要负责京东商城的推广、公关、品牌建设、营销等工作。其中,京东对中超、CBA、中国方程式大奖赛等赛事的赞助,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和口碑,也为他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他的能力也从而进一步显现出来。

2011年,徐雷短暂离开了京东,加盟鞋类购物网站优购网,并担任优购网的首席营销官。徐雷在优购网只干了两年,但根本用不上两年,仅半年时间就足以显现出他过人的能力了。在徐雷加入优购网后,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将优购的日订单峰值提升至5000单,挤进鞋类购物网站的前三名。

两年后的2013年,老东家京东向其招手,徐雷来了个二进宫,重返京东并担任市场部高级副总裁。有趣的是,徐雷在优购网的那两年,还曾与京东产生过一定程度上的竞争。不过,毕竟各为其主,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好在刘强东爱才也惜才,不但对徐雷在优购网的那两年并不介意,而且还不断对其委以重任,不然我们就见不到如今身为京东CEO的徐雷了。

徐雷二进宫后,遇到的首场战役就是参与策划京东“618”营销活动。也正是这个“618”,充分展现了徐雷的独具慧眼。当时,京东本来是想搞一个红六月大促销,持续时间大概一个月左右。但是徐雷却力排众议,他的理由很简单、也很实在,他说,促销可以搞20天,流量也可以慢慢去引导,但一定要让消费者硬生生的记住一个标志、一个属于京东的符号,那就是京东“618”,只有这样,才叫真正的成功。后来的事实证明,徐雷的坚持是有道理的。如今,京东“618”早已经发展成为 与天猫“双11”齐名的 全民购物狂欢节,双方的销售额已不相上下,徐雷也因此一战成名。

此外,他还全力打造京东商城APP,搭建市场营销及公关体系,构建用户全生命周期管理。使用过电商平台的用户都普遍认为,京东的售后服务是最好的,这里面就有徐雷的功劳。

徐雷的能力虽然得到了刘强东的赏识和京东内部多数人的认可,但是,依然年富力强的刘强东,一个人就可以带动整个京东,徐雷施展才华的空间并不是很大。直到2018年,因爆出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涉嫌“性侵”丑闻,刘强东有了退隐的想法,徐雷大展拳脚的机会才终于到来,在京东也实现了职务上的三连跳。2018年7月份,徐雷就任京东商城首位轮值CEO;2020年9月份,徐雷升任京东集团的总裁;2022年4月,徐雷正式接替刘强东担任京东集团的CEO。在4年不到的时间,徐雷就完成了接班。自此,他开始全面负责京东的日常运营和管理,成为了京东事实上的新掌门人。

刘强东退休后的京东怎么样了?

刘强东退休后,很多人还是为京东捏了一把汗的。毕竟目前的电商竞争也是非常的激烈,前有天猫和淘宝,堪称电商的鼻祖,而且背靠阿里巴巴,财大气粗;后有拼多多抢占低端市场,以量取胜。再加上这两年疫情的影响,刘强东退休后,京东内部的权利结构也在重新构建,京东面临的内外部形势都比较严峻复杂,外界甚至是在京东内部,关于徐雷能胜任的质疑也不少。

但是,徐雷做到了。今年8月3日,最新一期《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正式发布,京东集团榜上有名。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与亚马逊、国家电网、苹果公司、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巨无霸一同上榜。而且,全世界上榜的互联网公司只有6家,中国只有3家,除了京东外就是阿里巴巴和腾讯。京东已经坐拥国内互联网企业前三强,这是外界对京东的充分肯定。

好事成双,今年9月7日,工商联发布2022“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京东以9515.92亿元的营业收入 勇夺第一名,超出老对手、排在第二位的阿里巴巴1151亿元,也超出华为3147亿元,几乎是华为的1.5倍。这个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要知道这两年疫情的影响,大家的消费都在降级,京东作为以零售为主的企业,很容易受到消费需求不振的影响。能取得这样的业绩非常的了不起,创造了历史,走上了新的巅峰。

这其中,不能不说有徐雷的功劳。徐雷本身作为一个年轻人,比较了解年轻人的心理;而作为互联网企业,他一直在积极推动京东 尝试融入新互联网时代,探索和拥抱新的营销模式,接触新的客户群体。为此,他甚至也玩起了直播带货,搞起了《京东吐槽大会》,非常的接地气,在年轻人中的接受度也不断提升。

不仅如此,从2020年到2022年,京东在资本市场上也是多点开花、喜事连连。2020年6月5日,京东旗下的零售和配送平台达达集团,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市值接近 35 亿美元;2020年6月18日,京东回归港股,正式在港交所上市,这一天,恰巧是京东成立17周年的日子;2020年12月8日,京东健康在港上市;2021年5月,京东物流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宣布上市。至此,京东旗下已经有了4家上市公司。

不管怎么说,在徐雷的当家下,京东发展的还不错,希望京东能够再接再厉,再续辉煌。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