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赚

叶郁青(叶十三公子和富贵花是谁)

 人阅读 | 作者xiaosong | 时间:2023-08-23 13:28

集体换帅?多家中国互联网名企更换CEO,昔日互联网大佬纷纷隐退

前言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时至如今已经发展得非常繁荣了。而在这其中,一些知名的互联网大佬可以说是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但最近这几年里,在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却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有多家中国著名的互联网企业纷纷更换了CEO,而昔日那些叱咤风云的互联网大佬也因此纷纷开始隐退。这着实让人感觉颇为意外而又唏嘘不已!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朋友请接着往下看。

支付宝CEO更换为叶郁青,马云进入隐退状态

2018年8月29日,著名金融APP支付宝的法人代表更换为叶郁青,此前则一直由互联网大佬、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担任。

马云

当时这一消息一经曝出,还曾在网上引起过一阵讨论,有些网友还调侃道,支付宝的法人换了,是不是自己欠的花呗也不用还了。

两年后的2020年,支付宝谋求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后来上市计划被暂停,马云也被国家点名批评,一时之间陷入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

此后,马云逐渐开始淡出中国互联网行业,也基本上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已经处于了一种隐退状态。

2021年阿里巴巴财报发布后,马云作为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在阿里巴巴的主要股东信息名单中却直接消失不见了。

要知道,在此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马云都名列其中,是个人股东中持股比例最高者。而2021年马云名单的消失,或许也更加证明马云已经彻底隐退于江湖。

而此前接替马云成为支付宝新法人的叶郁青,如今也有了许多新的身份。

根据公开可查资料显示,如今的叶郁青是现任杭州阿里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还兼任了支付宝的董事长和总经理(CEO)。

支付宝换帅,互联网大佬马云隐退,这或许意味着属于马云的辉煌时代已经结束,未来将是新一代人物强势崛起的时刻。

拼多多CEO更换为陈磊,黄峥卸任后去当科学家

拼多多算是中国互联网电商领域里面的一个异常存在了。

从2015年创立起,拼多多很快就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电商领域里面的后起之秀。短短3年时间,在2018年的时候,创始人黄峥就将拼多多干到了上市,不可谓不厉害。

拼多多的创始人黄峥,其背后有着十分传奇的故事。

黄峥

黄峥曾经毕业于浙江大学,从浙大毕业后黄峥去美国留学,在丁磊的介绍下,结识了中国互联网早期的著名人物——段永平。

段永平当年在中国创建了两个著名的品牌,一个是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小霸王学习机,另一个就是著名的步步高集团。

凭借着杰出的商业能力和优秀的投资眼光,段永平当年一度被称之为“商业教父”,并且在他的提携下,出现了多名如今在中国响当当的商业人物。

比如步步高集团的现任CEO金志江,OPPO的创始人陈明永、VIVO的创始人沈炜、极兔速递的创始人李杰,还有我们现在正在提到的拼多多创始人黄峥。

当年段永平在美国见到黄峥后,一接触就觉得黄峥是可造之才,便开始对黄峥悉心培养,将自己的一身所学全部都交给了他,还带着黄峥参加了著名的“巴菲特午餐”。

黄峥从段永平的身边学成归来后,很快就在上海创建了拼多多,在中国的互联网电商领域里大杀四方,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新起之秀。

黄峥用3年时间就将拼多多干到了上市,而如今拼多多的电商用户数量更是一度超越了老牌电商平台淘宝,黄峥的功劳不可谓不大。

然而,让许多人没有想到的是,拼多多上市仅仅两年后,2020年7月1日,黄峥就直接宣布将卸任拼多多的CEO一职,并由拼多多的联合创始人陈磊接任。

2021年3月,黄峥更是辞任了拼多多的董事长一职,开始彻底的从中国互联网领域里隐退。从2015年创建拼多多到2021年彻底隐退,黄峥仅仅只用了6年时间,其速度之快,可以说是令许多其他大佬望尘莫及。

而隐退之后的黄峥竟然还干起了科研事业,立志要成为一名科学家。

黄峥

黄峥旗下繁星公益基金与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协议,设立繁星科学基金,致力于在生命科学、农业科技、食品安全和医疗健康等领域作出社会贡献,重点关注前沿技术和基础科研方面的探索。

这实在是让人感觉不可思议。

京东CEO更换为徐雷,刘强东竟然也选择隐退

刘强东作为中国极少数真正白手起家的企业家,其创业经历曾经一度激励了许多有志青年。

我们可以简单地对比一下一些知名互联网大佬的出身和家世,就知道刘强东到底有多不容易了。

腾讯创始人马化腾的父亲——马陈术,曾经是国企高管,据说还和华人首富李嘉诚私交不错,所以马化腾从小就家世良好;

美团创始人王兴则更不用提,他的父亲王苗是福建龙岩地区的知名富豪,王兴可以算是一个妥妥的富二代;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许多人认为他也应该算是白手起家,但实际上马云的父亲马来法是浙江当地知名艺术家,可以算是书香门第;

而刘强东呢?他的父母只是当年江苏宿迁的一对穷苦的跑船农民,每天为了养家糊口奔波劳碌,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年幼的刘强东。

所以说,刘强东才算是真正的一无所有,白手起家。

刘强东和许家印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一直以来刘强东对自己所创建的京东都十分看重,长期担任京东的CEO,许多事情都亲历亲为。

像许多其他的互联网企业都有二把手,比如阿里的张勇,腾讯的刘炽平等,但京东却一直都没有二把手,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刘强东一肩独自挑。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不肯放权的商业人物,却在今年4月份曝出,刘强东已经卸任了京东CEO一职,由其部下徐雷接任。

这几年来,刘强东因为明尼苏达州事件,搞得自己狼狈不堪,甚至一度还身陷牢狱之灾。在此之后,刘强东便逐渐在大众的视野中淡出,很少出现在公众场合,已经有即将隐退的趋势。

此次刘强东卸任京东CEO后,更是长时间没有在公开场合现实,一度引起了许多网友的无限猜想。

字节CEO更换为梁汝波,创始人张一鸣退出

抖音如今成为了中国家喻户晓的短视频app,许多人每天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抖音上,抖音也因此给许多人带来了乐趣。

然而,虽然很多人经常玩抖音,但却并不一定知道做抖音的企业,到底是哪一家。

而这家企业的名字,其实是叫做“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除了抖音之外,字节跳动还推出了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皮皮虾、懂车帝、悟空问答等众多产品,这些产品相信许多人都耳熟能详。

从2012年创建以来,字节跳动可以说是以火箭般的速度不断地高速成长,到如今历时10年时间,已经成为了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型互联网公司了。

而创建这家互联网巨头公司的人,则是毕业于南开大学的客家人——张一鸣。

张一鸣

与马云,马化腾等这些互联网大佬不同,一直以来张一鸣都比较低调,所以不太关注互联网行业的人,可能对张一鸣并不太熟悉。

但实际上,张一鸣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佬和社会精英。1983年出生的张一鸣,凭借着他所创建的字节跳动,在2021年4月的时候,就以356亿美元财富位列《2021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39名,可以说是功成名就,声名远播了。

而就是这样一位如此厉害的人物,却在2021年5月20日宣布卸任字节跳动CEO一职,由字节跳动联合创始人梁汝波接任。

谈及卸任原因,张一鸣表示,创业以来,字节跳动有幸抓住了时代发展的机遇,基于机器学习技术在移动端和视频上进行创新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

然而,虽然公司业务发展良好,但希望公司还能持续有更大的创新突破,变得更有创造力和富有意义。

因此,张一鸣决定放下公司日常管理,聚焦远景战略、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等长期重要事项,计划“相对专注学习知识,系统思考,研究新事物,动手尝试和体验,以十年为期,为公司创造更多可能”。

而自从张一鸣卸任字节跳动CEO后,也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了,开始变得越来越低调,大有隐退的趋势。

网易CEO更换为张栋,大佬丁磊也开始隐居幕后

网易算是中国最早的一批互联网企业了,自1997年丁磊在广州创建起,时至如今,网易已经走过了25个年头,比阿里和腾讯的历史还要早。

丁磊

在中国互联网的早期时代,网易曾经和新浪,腾讯,凤凰网并成为“中国四大门户网站”,曾经红极一时,如日中天。

后来,中国互联网游戏市场开始不断发展起来,网易也参与其中分到了一杯羹。

时至如今,在中国互联网游戏市场上,除了腾讯游戏遥遥领先,是实至名归的市场霸主外,网易一直以来都是第二位,力压中国其他的互联网游戏公司。

而网易的创始人丁磊,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互联网一线大佬。

丁磊和马云,马化腾同时代起步,至今在中国互联网领域叱咤风云近30年,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丁磊虽然在游戏上干不过马化腾,但是他为人处事十分富有智慧,在圈内人缘颇好,与众多互联网大佬都是很好的朋友。

在曾经的杭州互联网大会上,丁磊还曾经以东道主的身份,邀请了大批的互联网知名人物聚餐,可以说是群英荟萃。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中国互联网领域里叱咤风云了近30年的人物,竟然也有了隐退幕后的计划和打算。

2022年4月25日,丁磊卸任北京网易传媒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董事职务。

2022年7月4日,上海网之易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丁磊退出法定代表人及执行董事职位,由一个不怎么知名的人物——张栋来接任。

网易

想当年,丁磊大力推广自己的养猪计划,但是多年来一直都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如今他卸任网易CEO,不再管理公司日常事务,或许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他曾经梦寐以求的养猪大计吧。

最后总结

近几年来,许多当年名噪一时的互联网大佬纷纷退出自己所创建的企业,逐渐开始隐退江湖,淡出了大众的视线之外。

而至于其中的原因,我们外界也无从得知。或许是因为当他们实现了财务自由之后,更多的是想好好享受生活,或者说想去干点自己喜欢干的事情吧。

各位朋友,你们对此怎么看?欢迎大家各抒己见,踊跃评论。

法人真不是人,老板确实不叫“法人代表”

原创: 张璐 赣州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王铁柱在某公司上班,结果突然有天被老板叫去办公室,老板对铁柱说要成立一家新公司,希望铁柱能够担任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并和他说无需他出资,也不用参与公司经营管理,除此之外铁柱每月还能获得3000元的报酬。

这么好的事情,不要我花钱就能当老板,咦,不对啊,虔法君,那以后新公司要出事儿了,我是不是就得背锅了呀。

虔法君想对王铁柱说

还真是

现在开公司的辣么多

老板辣么多

股东辣么多

董事长总经理辣么多

但搞清楚什么是法人

什么是法定代表人

什么是法人代表的人还真不是很多。

(本来这几个词就很绕好不好)

怎么个搞不清楚法,下面几张常见疑似混淆截图 ,大家感受一下。

这已经客观反映出了不少朋友对于这几个概念很模糊(特别是法人代表和法定代表人)

法律规定,了解一下↓

关于法人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五十七条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是组织,不是人!

法人应当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财产或者经费。法人成立的具体条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通俗来讲呢,它就是一组织,在法律上,一个单位,就是一个“人”,所以就有了“法人”。最常见的公司,就是一个“法人”,比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而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体户不是法人。

如果看营业执照,下面红圈里的才是法人。

如果看营业执照,下面蓝圈里的才是法定代表人。

关于法定代表人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六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经工商局审批后就不能随意更换,比如公司的董事长,工厂的厂长。

重点来了,所谓“法人代表”,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概念,严格来说应该称之为“获得法人授权的代表”,它绝不是写在营业执照和工商登记信息里的“法定代表人”。不知何故,很可能是因为“法定代表人”叫着绕口,“法人代表”叫着清脆顺耳,而且就差一个字,很多人把“法人代表”当法定代表人这么叫。

法人代表是代理人!

法人代表,是法人/法定代表人授权办理某个或某些事项的代理人。

如果单位要办一件事,可以派单位里的任何人去办,只要出具书面证明文件(比如授权委托书等),那么任何一个被单位派出去办事的人都可以叫法人代表,单位也可以根据需要随意随时更换。这个代理人可以是甲、也可以是乙,他不是固定的,而是取决于法人的授权。

所以

回到开头那些截图

虔法君想说:法定代表人无论戴没戴表都不叫法人代表;支付宝公司的法人也不会从马云变更为叶郁青,因为马云、叶郁青是有血有肉可以蹦蹦跳跳的自然人,永远也不会是法人;ofo创始人那条,您想说的是戴威不再担任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我们都知道了;至于公司的法人代表死亡了,我们相信只要不是皮包公司,那这家公司还是可以继续经营的,因为公司还可以出具很多份授权书;一个公司只能有一个法人没错,但是所谓法人代表并不限于一个;关于为什么老板都不做法人,可能是因为工商那没法登记吧~~~

那么,搞清楚这几个概念有用吗?

还真有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规定:“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得有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一)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二)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三)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

(四)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

(五)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

(六)旅游、度假;

(七)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八)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

(九)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被执行人为单位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不得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因私消费以个人财产实施前款规定行为的,可以向执行法院提出申请。执行法院审查属实的,应予准许。”

第十一条规定:“被执行人违反限制消费令进行消费的行为属于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行为,经查证属实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予以拘留、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

所以,如果公司请仍是普通职员的你拿着写清楚事项的授权委托书做个一次性的“法人代表”去办事,没问题的。如果老板一脸坏笑请你做个“名义上”的法定代表人,务必三思、三思、三思,三思以后拒绝他。

作者:张璐

审核校对:张璐

图片来源于网络

lh

以检察能动履职护航国家安全

以检察能动履职护航国家安全

——“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特别报道

4月1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国家安全与溯源治理”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近年来,检察机关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胸怀“国之大者”,依法能动履职,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

4月1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国家安全与溯源治理”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提升履职尽责水平作出部署。在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让我们聚焦检察机关在维护国家安全中所作的种种努力。

依法履职

坚定维护政治安全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工作,成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明确国家安全战略方针和总体部署,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国家安全的新期待。

维护国家安全特别是政治安全,检察机关责无旁贷。过去一年,检察机关用足用好法律武器,坚决防范和依法严惩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组织实施恐怖活动等犯罪,坚决捍卫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

同时,面对跨境犯罪,检察机关也频频“亮剑”。了解到,2021年检察机关起诉涉嫌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30879人,是2020年的3.3倍。在加强案件办理的同时,各地检察机关积极延伸检察职能、服务边境治理。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检察院在办理刘某等人跨国开设赌场案时,针对多人偷越国(边)境到越南参加赌博暴露出的边境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向东兴市边境管理大队发出检察建议,实现了良好效果。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维护政治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十九大以来最得人心的大事之一。

最高检挂牌督办的江西南丰“5·25”涉黑案在社会上引发广泛关注。以曾建平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非法控制南丰县砂石、出租车、液化气等行业20多年,严重破坏当地经济、社会生活秩序。庭审中,面对检察官出示的翔实证据,被告人的攻守同盟被瓦解,一名被告人当场认罪认罚。2021年5月31日,法院一审判处该涉黑组织领导者曾建平无期徒刑,判处领导者叶郁青有期徒刑二十三年。南丰县多个行业恢复正常经营状态,焕发市场活力。

这是检察机关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中的一个“缩影”。为贯彻落实中央部署,2021年8月,最高检制定下发了《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的意见》,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纳入检察工作全局谋划。检察机关坚持打早打小、促进常治长效,把三年专项斗争始终坚守的“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融入日常。

溯源治理

能动守护社会安稳

社会稳定是推进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更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过去一年,最高检与最高法、公安部共同印发《关于依法收缴非法枪爆等物品严厉打击涉枪涉爆等违法犯罪的通告》,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全面收缴流散社会的各类非法枪支、弹药、爆炸物品、仿真枪、弩等物品,依法严厉打击违反枪支、弹药、爆炸物品、仿真枪、弩管理的违法犯罪活动。对于公众深恶痛绝的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检察机关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依法快捕快诉。2021年,最高检指导办理了湖南法官周春梅遇害案、江苏南京“5·29”吉某某故意杀人案、宁波“6·14”案等一批社会关注度高的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并对近年来该类案件发生的背后原因深入分析,提出防控建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初期,检察机关积极推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法治化,从根源上维护良好防疫秩序。2020年2月11日至4月17日,最高检以每周一次的频率,连续发布十批次共计55个涉疫典型案例,几乎涵盖了涉及防控疫情的各个检察业务条线。在此基础上,检察机关结合新的防疫形势,就涉疫盗抢、核酸检测造假、制售假疫苗、妨害疫情防控等接续发布6批30件依法从严追诉典型案例。数据显示,2021年检察机关批捕涉疫犯罪1978人,起诉4078人,起诉人数同比下降63.7%。

在维护社会安定方面,检察机关注重以检察建议为抓手,对社会问题进行溯源治理。

——以“一号检察建议”为牵引,加强校园安全。检察机关加强与教育部沟通,积极推动将落实“一号检察建议”、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入职查询制度等内容纳入全国学校安全专项督查范围。与教育部协商一致出台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规定,推动全国3.9万余名检察官在7.7万余所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

——以“七号检察建议”为驱动,强化寄递安全监管。针对近年来利用寄递渠道实施贩运毒品等违法犯罪活动高发多发的情形,最高检向国家邮政局发出“七号检察建议”,并抄送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12个有关部门,推动强化安全监管,堵塞管理漏洞,促进寄递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以“八号检察建议”为导向,促进安全生产。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相关工作部署,结合当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最高检向应急管理部制发安全生产溯源治理的“八号检察建议”,同时抄送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等11个有关部门,构建安全生产治理共同体。

完善机制

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的基础。

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经济安全工作的永恒主题。最高检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检察机关起诉金融诈骗、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4.3万人,同比上升3.3%。加大对涉互联网金融犯罪惩治力度,会同公安部持续督办36起重大非法集资案;依法惩治涉虚拟货币、网贷平台等新型金融犯罪;协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洗钱罪典型案例,起诉洗钱犯罪1262人,同比上升78.5%,从严追诉洗钱犯罪,使上游“罪”与“赃”无处遁形。

面对近年来证券犯罪高发的态势,检察机关持续加大对证券犯罪的打击力度,2021年起诉229人,是2018年的1.8倍,向资本市场释放对证券犯罪“零容忍”的强烈信号。2021年9月18日,最高检驻中国证监会检察室正式成立,完善了证券案件检察体制机制,建立了检察机关证券犯罪案件交办机制,第一、第二批共向地方检察机关交办200余件案件,指导起诉康得新案、康美药业案等社会关注的重大案件。联合证监会、公安部开展打击证券违法专项执法行动,集中办理19起重大案件。

为有效维护经济安全,检察机关创新开展了涉案企业合规改革。2020年以来,北京、江苏、广东、湖北等地检察机关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依法可不捕、不诉的,责成涉案企业作出合规承诺、切实整改。同时,最高检与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等8部门共建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司法、执法、行业监管联手,以严管体现厚爱。今年4月2日,最高检会同全国工商联专门召开会议,深入总结两年来检察机关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情况,并对全面推开改革试点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税收安全也是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检察机关聚焦空壳公司、职业化犯罪团伙及虚开骗税等重点领域,依法从严打击涉税犯罪,会同国家税务总局等五部门建立了常态化打击虚开骗税工作机制,强化执法司法协作,进一步维护税收征管秩序。着眼维护国家利益和国门安全,检察机关积极参与“国门利剑”“蓝天”等专项行动,从严从快打击走私武器弹药、冻品、成品油等犯罪,起诉走私犯罪7000人。

近年来,检察机关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依法严惩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网络黑产犯罪,守护百姓的钱袋子。据悉,2021年,最高检会同公安部等出台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指导意见,全链条打击、一体化防治,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近4万人。积极参与“断卡”行动,起诉非法买卖电话卡和银行卡、帮助提款转账等犯罪12.9万人,是2020年的9.5倍。同时,检察机关积极推动网络治理,制发检察建议,会同中央网信办共同举办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法治论坛,发布网络法治典型案事例,共同推进清朗网络空间建设,塑造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以“我管”促“都管”

携手维护生态安全

今年2月10日,1000多万网民围观了关于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的检察听证会。

南四湖水域泽及鲁苏豫皖四省,涉及34个县(市),因上下游、左右岸治理标准不一,多重污染交织,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仅靠一省之力难以根治。

怎么办?

2021年4月8日,最高检决定直接立案办理南四湖流域公益诉讼案。在最高检统一协调指挥下,四省相关检察机关协同行政机关开展整治,通过公益诉讼办案,督促清理各类垃圾、固体废物5.35万余吨,拆除沿湖违章建筑、违法养殖1621处,治理黑臭水体480处,清理污染和非法占用的河道275公里。如今的南四湖又恢复了往日“山水画卷”的模样,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青头潜鸭也回来了。

这是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保护生态环境的日常缩影。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69790件,其中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87679件;共办理诉前程序案件144163件,其中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73860件。

围绕党和国家服务保障生态和资源安全的重大战略布局,检察机关持续在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上发力,分别向长江经济带11省市、沿黄河9省区检察机关下发通知,组织各地以挂牌督办、省院自办、联合交办等方式对线索进行处理,建立检察工作台账,紧盯整改进展。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生态文明实验区等国家战略,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展开监督活动。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为抓手助推守护耕地安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护粮食安全。

了解到,最高检与十部委共同会签了《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试点工作方案》,积极参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会同自然资源部联合制发《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与检察机关在土地执法查处领域加强协作配合的试点方案》,联合进行为期一年的土地执法查处领域强化协作配合试点工作,促进自然资源领域法治建设,提升土地执法查处效率,更好保护土地资源。

除了来自最高检层面的安排部署,在保护耕地过程中,各地检察机关还通过建立“田长+检察长”“田长、山长+检察长”、开展专项监督等方式,不断创新耕地保护机制。自2020年4月起,黑龙江、辽宁、吉林三省检察机关相继部署开展“黑土地保护”专项监督活动,通过监督办案,整治违法乱建、乱占耕地、破坏利用耕地等破坏黑土地的违法行为。

在守护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方面,检察公益诉讼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更收获了国际社会的认同。在2021年9月6日举办的“2021年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环境法委员会主席安东尼奥·本杰明表示:“仅2020年一年,中国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便超过8万件,这样的数字令人惊叹,中国检察机关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

化解信访积案

维护国家安全大局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到每一个案件,将信访矛盾化解工作“止于至善”。

民众信访诉求能够得到反馈,首先在于渠道的畅通。检察机关通过建立12309检察服务中心网络和实体平台,全面畅通“信、访、网、电”四种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在一个“窗口”就可以实现受理人民群众控告、申诉、举报、咨询,做到受理回复、办理答复及查询“一站式”,让人民群众最多“访一次”,防止无序申诉、多头申诉。对于申诉受理后的反馈工作,检察机关进一步完善,在7日内告知“收到了、谁在办”,做到事事有回音,3个月内告知信访案件办理进展或结果,确保件件有着落。

受理案件后,如何化解信访矛盾?利用检察公开听证让公平正义看得见、听得懂是重要举措。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开展信访案件公开听证11470件,同比增长近1.8倍,矛盾化解率为76.5%。

检察机关化解信访矛盾,不止于检察公开听证。为解决信访难题,以“天下兴亡,我有责任”的境界开展检察长带头办理疑难复杂信访案件,在检察机关已成为共识。2021年,各级检察院检察长包案办理信访案件4.9万件,息诉罢访率超过80%。

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是检察工作的行动指南。司法救助作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为受到犯罪侵害的困难群众及时提供有效救助,让他们感受到司法温情和社会温暖。山东信访人皇甫某不服法院对其子被伤害致死案刑事判决,长期申诉信访,山东省检察院受理其申诉后,审查认为原案办理并无不当,但经走访查明,皇甫某夫妻年事已高、无劳动能力,其子被害后,两罪犯虽被追究刑事责任但均无力赔偿民事损失,致皇甫某家庭生活极其困难。山东省检察院检察长主持召开公开听证会,化解皇甫某多年“心结”。同时,依法对皇甫某进行司法救助,协调民政部门为其孙子办理社会救助手续,帮助解决生活、上学等困难。最终,皇甫某一家不再申诉信访。

控告申诉检察工作的不断创新发展,使得信访工作总体形势向好——信访总量、重复信访数量和比重实现“三下降”;依法逐级信访初步显现,“倒三角”结构持续改善,力争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信访结构进一步优化,群众信访更加有序,主动流向管辖部门,涉法涉诉信访量占比逐年提高。

了解到,检察机关将继续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检察“质量建设年”为契机,持续巩固深化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作者:孙风娟 崔晓丽 图片:闫昭 海报:王翊乔)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