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赚

心智不成熟如何改善(心智不成熟改善方法)

 人阅读 | 作者奔跑的小羊 | 时间:2023-01-26 22:01

大自然神奇而变幻无穷,自有生命以来,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沧海桑田,经历了千变万化。古代,人们把所有神秘的自然力量归纳为天命。人们用天命来解释自然、社会、人类历史事件。

人类的心智,从原始社会开始萌芽,历经千年风霜、历代信息和知识的积累,发展的越来越成熟。世间万物千差万别,人也是如此。作为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出身不一样,受教育的程度不一样,性格也完全不一样。

曾国藩曾说,个人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个人的幸福与苦恼。有的人心智成熟,做事深思熟虑、得心应手。有些人心智不成熟,做事没有主见、无所适从。今天,我会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如何改善心智不成熟的状态。

 

1.居安思危

有些人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这其实是一种浅薄的想法,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

大自然神秘莫测,很多灾难发生在一瞬间,比如历史上的火山爆发、地震、海啸,比如恐龙的灭绝。如果在安居乐业的时候,有忧患意识,对可能发生的危险采取防备措施,防患于未然,就能减少损失。

居安思危是一种深谋远虑的意识,是为人处世中忧患意识的一种体现。

春秋时期,郑国有一次面临危机,被十二国联合起来围攻,岌岌可危。幸亏晋国从中斡旋,才能化险为夷,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为了感谢晋国出手相救,郑国国君为晋国晋悼公送去了一大批礼物。除了金银财物,还有歌女、乐师、以及很多乐器。

 

晋国的魏绛在拯救郑国实践中出谋划策、苦思冥想、日夜不寐,是个功臣。晋悼公想奖励他,于是便从歌女中挑选了8个姿色出众的人,送给魏绛。出乎意料的是,魏绛谢绝了晋王的好意。他说,成功解救郑国,是因为国君才能卓越、扶危济困,还有就是朝中众臣一起努力的结果,他个人的力量微乎其微。

趁此机会,魏绛还引用《左传》里的一句话,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劝诫晋王在享受安乐的时候,想到国家的隐患,想到那些还有解决的问题,早做打算。

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海啸、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发生的非常频繁。为了抗震,很多民房采用的都是木质结构。因为资源匮乏,日本人头脑里的那种居安思危的意识深入人心,形成一种共识。

中国人勤劳俭朴,喜欢储蓄。其实,储蓄也是民间百姓居安思危的另一种体现。这种消费观念之前总被人拿出来与国外超前消费的观念对比。在今年这个特殊时期,因为疫情影响,很多人不能正常上班,收入锐减,但是因为有先前的储蓄,所以很多人得以平安度过难关。

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心智成熟的人,都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2.学会取舍

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诉我们,人生中很多事情,都要我们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舍弃对我们不利的因素,争取对我们有利的因素。

从小到大,每个人都会面临无数选择。比如为了成功,我们选择奋斗,就必须舍弃安逸懈怠。释迦牟尼说过,一个人如果名利的欲望太过强烈,就如同跳进火坑,贪婪的心太过强烈就如同跳入苦海。如果一个人有纯净的观念就能摆脱欲望的纠缠,从火坑的煎熬中转入清凉如水的境界。如果一个人有警惕的观念就能摆脱贪婪的心态,从无边苦海变成幸福乐园。

释迦牟尼告诉我们的道理与孟子所说,异曲同工。都是在劝告人们,学会取舍。

一个心智成熟的人,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有所取舍。舍弃怨恨,才能获得宽恕。舍弃安逸,更能懂得进取的乐趣。舍弃欲望的纠缠,才能获得心灵的解脱。舍弃贪婪的想法,才能获得宁静的内心。舍弃作恶的念头,方能成就善良的本心。

 

3.无心邀福、有意避祸

老子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幸福里面可能隐藏着灾祸,而灾祸在一定时候又能转化成幸福,这两个互为因果。

后来,《淮南子》里有一篇故事,讲述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一个人因为偶然的因素,丢失马,失而复得,骑马不小心摔伤,命运的天平在突然爆发的战争面前重新平衡,之前所有的不幸,竟然成为不上战场的理由,从而保存性命,反而成为一种幸运。

我们都听说过历史上有名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故事。当年,萧何协助吕后,用计谋杀害了韩信。当初,月下追韩信的也是萧何。韩信被杀后,在外面率兵平叛的刘邦派使者快马加鞭,为萧何送来封赏,拜萧何为丞相。萧何除了被委以重任,还得到了很多赏赐。文武百官都很聪明,一看萧丞相如此被重用,纷纷前来祝贺。

 

大臣中,只有召平为此担忧。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萧何,萧何恍然大悟。召平认为,刘邦在外讨伐叛乱,诸王都在冷眼旁观,与朝廷的心思很难保持一致。如今,皇上率领将士在外面出生入死、异常辛苦。丞相却在京城享受荣华富贵,不用承受将士们负伤或者战死沙场的危险。

召平对萧何说,皇上这么做,其实是在试探你,他对你已经有疑心了。如果现在居功自傲,将来难免被皇上猜忌,有不测的灾祸发生。为了避免灾祸,消除皇上的担心,不但皇上赏赐的财物不能要,还得变卖家产,资助在外面征战的军队,如此,才能消除皇上的疑虑。

萧何非常认同召平的想法,马上付诸行动。在外地征战的刘邦为此非常高兴,不再为后方担心。

这一年的秋天,淮南王发动叛乱,刘邦再一次率兵亲自出征。刘邦依然对萧何不放心,派人多次回京询问萧何在京城所做的具体事情。萧何还想要像上次一样,尽心尽力资助前方军队,不惜变卖家产、田地。

 

萧何的一位手下,劝他放弃这个想法。萧何的地位今非昔比,如今他位高权重,深得民心。皇上现在缺的不是钱,而是安全感。一旦萧何有谋反之心,后果不堪设想。于是,萧何根据建议,用很低的价格强买百姓田宅,并且向百姓放债,很多人怨声载道,对丞相非常失望,甚至充满怨恨之情。在前线的刘邦,听闻萧何失去民心,不由得舒了一口气,放下心来。

司马迁对萧何的评价,功冠群臣,声施后世,萧何当之无愧。萧何对于自己的处境非常清楚,他从善如流,做事谨慎,在富贵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无心邀福,为人低调,避免祸端。在大事面前,有意避祸,及时把握自己用智慧转祸为福。

年羹尧的做法与萧何相反,他有心邀福,无意避祸。被皇上重用时,居功自傲,隐藏祸端,终至无法挽回的地步。

 

洪应明告诉我们,福来之时,不能过于高兴,要懂得适可而止。祸来的时候,不必沮丧,也学会保护自己,及时自救。

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这三点,居安思危,学会取舍,无心邀福、有意避祸。那么,他的心智会越发成熟,在人生的道路上无所畏惧、充满自信,做任何事情都能游刃有余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