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清远市静福路东侧,北江一路南侧,原静福广场旧址区域,规划总用地面积20211.00平方米,是城市区域性休闲广场绿地。
二、主要设计依据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设部-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006)
4)《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与城市用地标准》(GBJ137-90)
5)《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1995)
7)《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2005)
8)《清远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年版)
10)《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 50013-2006
1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
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
1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 50028-2006
14)《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50293-98
1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50045-95
1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9-98
17)《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 M50-92
18)《城市规划规范标准体系》
三、 总体规划设计构思:
1.规划原则
(一)特色性原则:
设计中充分反应基地植物条件和植物特色资源的可利用性,继承本身的历史文脉,融合清远区地域特色,体现青山绿水的优势,展现植物空间的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景点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二)整合原则:
分区明确的同时加强了各部分功能之间的联系,以及与其他区域(包括与临江市政公共区域)的沟通,促使功能互补,延续景观界面,塑造出良好的边界整体关系。
(三)生态性原则:
在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地物,拓展自然舒展、富于变化的空间和疏密有序,错落有致的实体景观空间。
(四)人文自然相融合和人文感受引导原则
以场地为载体,将清远历史文化融入到广场开放空间中来,同时加强对自然文化的宣扬和引导,使人们能赏其美,知其优,产生共鸣。
(五)功能主导原则
从场地规划到详细设计都应遵循“市民人文休闲”的基本功能,真宏观把控到微观的细节主意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2.规划用地布局
附表一 规划用地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3.规划路网布局
规划区域内路网依据"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规划。采用点、线、面的方式对空间路网进行合理组织。主入口设置与北江一路方向,同时地块东面、西面、南面分别设置有次入口,满足不同方向市民“入场”需求。广场内部通过铺装与绿地有效镶嵌组合,在中心形成12-20M不等中轴景观带,满足市民聚会活动需求,同时通过2-4M两级园路对其他区域进行路网组织和空间分割,将广场划分为开放空间、私密空间、半开放性空间等,有效的将市民引入到区内各个景观节点中。
4.规划园林建筑布局
方案构思从营造适合市民休闲活动的城市景观的角度出发,建造具有现代特点的城市开放活动绿地空间。规划布局中以植物绿地为主导,园林建筑作为辅助性景观渗透到景点里面去,在合理区域内布置休闲凉亭、花架、树池坐凳等,增加游园情趣。
5.空间组织及环境设计
景观系统主要是由主入口广场景观、生态广场景观组成、休闲阳光草坪、儿童活动区等区域构成。入口广场布局简洁明快,美观大方。生态广场以植物硬铺相渗透,营造一种较为开阔的平台空间,满足市民小型集会、跳舞健身的基本功能。而阳光草坪、儿童活动区等则是通过园路、植物群主、微地形等元素进行自然划分跟空间过渡,为不同年龄段市民提供休憩、交流、公共活动的差异化空间。
四、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1.道路系统规划
地块内部道路与外部空间的联系,做到合理组织人流,满足交通的大便利性;而内部道路则是引导人流,将人流延伸到各个景点中去,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道路宽度为2米-4米。
2.交通规划
该规划区域路网仅为人行与自行车通行,禁止机动车进入,为市民休闲活动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绿色空间。
五、绿地系统规划
整个园区倡导绿色景观理念,规划上以植物造景为主,将绿地景观分为开放性绿地空间、半开放绿地空间、封闭式绿地空间,根据不同景点需要,通过特大乔木、乔木、灌木、地被等的合理搭配,营造一个完整的绿地景观系统。
六、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首先立足与现有背面北江一路与西面静福路的标高,同时结合现有静福广场原始标高和未来南面老干活动中心、幼儿园的具体建筑造型控制,本着减少土方工程量的前提下对竖向进行全面考虑。
1、将这个广场保持与背面滨江路衔接的前提下,全面架空,地下设为城市公用停车场,顶板覆土标高为19.15;
2、根据景观造景需要,局部设计微地形,覆土标高为1.5,满足大乔木的种植需求;
3、广场与周边道路通过斜坡无障碍通道跟台阶等进行合理衔接,满足无障碍通行需求。
七、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
1、规划依据:
《市政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282-98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2006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6年版)
2.绿化给水水源:
本工程水源接自小区内室外生活市政给水管网。
3、给水设计:
园林给水设计主要包括绿化的浇洒及水景景观水体的补给;绿化给水的水量水压由小 区市政低压给水管网提供;除降水外,景观水体的正常水量的损失主要由小区低压给水管网补给;绿地补给采用布置喷灌和取水球阀浇灌。
4.用水量计算:
绿地2L/m2.d,水体和绿化用地不作给水量预测,则规划最高日总用水量约为27.7立方米/日。
5、给水管材:
绿化给水管采用优质的塑料给水管PPR,,热熔粘接,管材工作压力应不小于1.6MPa。敷设在绿化下,埋深控制0.5 m左右。
(二)排水规划
1、规划依据:
《市政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318-2000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082-1999
2.排水体制规划:
规划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
3.雨水工程规划:
雨水量计算:本工程规划采用清远市地区暴雨强度公式。重现期取一年,暴雨强度:3.80L/S .100 m2. 园林排水的对象是排放地面雨水径流和绿化排水,雨水排水的原则是将最大汇水面积雨水以最短的距离通过管道就 近排入建筑已建或已设计待建雨水检查井汇合后排放。管材采用采用双壁波纹PVC-U管,雨水管在基地道路的车行道下,埋深控制1.0m。
(三)电力工程规划
1、规划依据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50293-1999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2002年版)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DL/T5221-2005
规划专业提供的平面图、技术经济指标
2、负荷预测
a.景观广场供电负荷指标为地下车库20w/m2(建筑面积,下同)、广场用地2w/m2,道路0.5 w/m2,景观广场用电负荷为227KW.
b.老干部活动中心电负荷指标为活动中心40w/m2(建筑面积,下同),广场用地2w/m2,道路0.5 w/m2,老干部活动中心用电负荷为208KW.
c.机关幼儿园指标为幼儿园50w/m2(建筑面积,下同),广场用地2w/m2,道路0.5 w/m2,机关幼儿园用电负荷为319KW.
总用电负荷为754KW,安装容量为1000KVA
3、电力工程规划
(1)电网电压等级
规划区内中压配电电压为10kV,低压配电电压为380/220V。
(2)配电网规划
a.规划区内中压配电电压为10KV,低压配电电压为380/220V。
b.供电半径:低压配电网控制在250m内,负荷较大地段为150m。
c.各单体的低压配电采用放射式,由10KV变电房引出低压回路到各主体建筑的配电总箱中。
d.从提高供电质量方面,为降低线路损耗,电源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以减少供电半径,同时可适当加大供电线路导线截面面积。
(3)电力线路敷设
10kV主干进线电缆应统一按远期用电负荷确定。10/0.4kV变配电所馈出的380/220V电缆根据建筑物用电负荷而定,一般不超过240mm2。
4、道路照明规划
(1)区内道路照明应根据照明水平、照明均匀度、眩光限制、照明诱导性以及小区整体的景观效果进行综合考虑。区内主要环区干道、出入口干道等采用6.5m杆高路灯,配半截光型灯具,道路平均照度不低于8lx。区内绿化园林、亲水湖畔等根据景观需要设置相应的照明灯具。
(2)小区道路照明的电源由10KV变电房供电,半径适当控制在500m内。供电容量应留有适量裕量,以满足浇洒、景观照明需要。
(3)路灯控制应采用智能控制技术,以提高用电效率。同时在灯具和光源的选择上要考虑节能的需要。
文章标签: 顶: 0踩: 0本文链接:https://www.lezhuanwang.net/kepu/5157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2023-07-30三星电视怎么装第三方app(电视安装第三方软件教学)
- 2023-07-30email怎么注册新账号(Foxmail邮箱帐号申请教学)
- 2023-07-30电脑卡顿反应慢怎么处理(电脑又卡又慢解决方法)
- 2023-07-30苹果信任权限怎么设置(iPhone手机授信设置位置)
- 2023-07-30苹果国际服吃鸡怎么下载(绝地求生国际服下载教程)
- 2023-07-30时光守护者声望怎么开启(声望势力介绍之时光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