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3月17日14时起,全国医疗机构开始填报眼科、骨科耗材的历史采购数据。”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开展眼科及骨科两类医用耗材历史采购数据填报工作》的通知,意味着第四轮耗材集采工作开始。
本轮耗材集采涉及眼科的人工晶体、晶体植入器及眼用粘弹剂,以及骨科耗材。这两项耗材在全国集采前,安徽省作为试点已进行两批次集采,价格降幅大,共节省医保资金达11.83亿元。
集采后,人工晶体预计最低打半价
2022年8月30日,患白内障多年的李某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做了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该院眼科主任医师温跃春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介绍,安徽人工晶体带量采购后,降价都在50%以上,再加上医保报销,病人自付费用负担大大降低。
“人工晶体主要是用于白内障手术,人工晶体带量采购之前,普通款式的价格在3000元左右,多焦晶体则高达两三万元。”温跃春说,很多家境困难的老年患者都做不起手术。但是在人工晶体带量采购降价之后,临床应用广泛的一款晶体从过去3300元左右降到1400多元,多焦晶体从原来12000多元降到现在5000多元,基本上所有晶体的降价都在50%以上。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鉴于之前省级集采的情况,全国眼科和骨科集采降幅也大约在50%左右。
全国集采将借鉴安徽经验
眼科和骨科耗材集采,安徽进行了两轮。2021年,第二批眼科人工晶体集采中选产品,在2019年谈判成交价基础上,价格又进一步大幅下降,降低了群众医疗费用负担。如某进口企业一款单焦球面人工晶体2019年谈判成交价为1480元,本次中选价410元,降幅72.3%。
安徽省医保局局长金维加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安徽集采不只是一省的集采,而是为全国集采“蹚水过河”、积累经验。
安徽省医保局在开展骨科类耗材集中采购调研时发现,按单品分类逐一采购,容易出现可比性差、联动管理差的问题。且对一些组合使用的产品,可能导致“主件降价辅件涨”,患者一台手术或者一种治疗的总医疗费用仍然居高不下。
安徽省医药价格和集中采购中心主任李育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介绍,安徽的具体做法是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对相关部位手术所需耗材组件分类组合,形成各种常见术式耗材“组套”,用于比价竞争。“组套分组法”虽然是安徽首创,但已成为骨科高值耗材集中带量“标配”。
责编:李益萌
主编:徐婷婷
校对:李欣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文章标签: 顶: 0踩: 0本文链接:https://www.lezhuanwang.net/kepu/7007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2023-08-29西门子客服电话24小时人工服务热线(西门子售后服务免费电话)
- 2023-08-29滴滴投诉电话人工服务热线(滴滴投诉流程详解)
- 2023-08-28拼多多电话怎么转人工客服(拼多多人工客服电话)
- 2023-08-27淘宝投诉热线人工电话怎么能打通(正确使用淘宝投诉方式)
- 2023-08-26苹果客服人工24小时电话号码多少(苹果官方在线人工客服联系方式汇总)
- 2023-08-26驴马是怎么配对(马跟驴人工杂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