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赚

r7 5800u相当于英特尔什么水平(r7 5700u性能相当于英特尔几代)

 人阅读 | 作者youmizhuan | 时间:2023-08-16 11:06

i5-1240P对决R7 5825U,5千元内轻薄本12代酷睿异构强芯更卓越

开学季,关于如何选购电脑的话题又多了起来。本篇文章,笔者想和大家聊一聊有关5000元内轻薄本的选购话题。

在目前的5000元内轻薄本市场上,英特尔的主力处理器包括酷睿i5-1240P,它是一款12代酷睿P系列“准标压”处理器,4+8核心16线程规格很强,并且采用“准标压”设计,既兼顾了较高的性能,又兼顾了较好的功耗控制。

在目前的5000元内轻薄本市场上,AMD的主力处理器包括有R7 5825U,它是一款8核心16线程的低压处理器。看到R7 5825U这个型号,相信不少读者朋友们都会产生疑惑,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本应该是2021年的产品了,AMD为什么2022年还在当作主力产品来推?

笔者上AMD官方网站查了查R7 5825U的产品消息,它的产品页面上写的明明白白,推出日期为2022年1月30号,属于老架构新产品。(R7 5825U官方产品页链接:https://www.amd.com/zh-hans/product/11601)

经过比对,R7 5825U和R7 5800U的规格很接近。R7 5800U的基础频率为1.9GHz,最大加速频率可达4.4GHz,而R7 5825U的基础频率为2.0GHz,最大加速频率可达4.5GHz。可以说,R7 5825U相当于提升频率的R7 5800U。

在12代酷睿异构强芯面前,老架构新产品的R7 5825U能否与之竞争呢?对于这个话题,相信很多读者朋友们都想知道结果。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在接下来的文章当中,笔者就来一场酷睿i5-1240P与R7 5825U的性能对决,大家一看便知。

参加此次对比测试的笔记本电脑,笔者为酷睿i5-1240P一方选择的机型为惠普战66 五代 14英寸,为R7 5825U一方选择的机型为惠普战66五代 锐龙版 15.6英寸。这两款轻薄本目前在惠普京东自营旗舰店的售价均为4499元。

这两款轻薄本均为核显版本,惠普战66 五代 14英寸的显卡为Intel Iris Xe Graphics,惠普战66五代 锐龙版 15.6英寸的显卡为AMD Radeon Graphics。

内存方面,这两款轻薄本均配备的是2×8GB DDR4-3200MHz。

在处理器对决之前,还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一) 将笔记本升级到最新的BIOS

为了充分发挥这两款轻薄本的性能,笔者将它们均升级到了最新的BIOS。

打开惠普战66机型配套的软件,便可以手动更新BIOS,操作起来相当简单。

(二) 开启电脑最强性能模式

惠普战66机型的控制软件里面没有相关的性能模式切换选项。为了充分释放这两款轻薄本的性能,笔者在Win11系统里面的“电源和电池”界面下,将电源模式设置成最佳性能。

项目一(CPU性能基准测试):CPU-Z

CPU-Z作为一款享誉全球的专业CPU检测工具,不仅简单易用而且完全免费,使用该软件可以迅速检测出CPU的所有详细信息,以及缓存、主板、内存、SPD、显卡等所有硬件信息都可以使用它准确检测出来。并且,该软件还加入了测试功能,可对CPU的性能进行简单快捷的测试。

测试小结:此项测试,酷睿i5-1240P性能大优。

项目二(CPU性能基准测试):Geekbench

GeekBench是一款适用于多平台的测试软件。它提供了快速的基准设计一套全面和准确地衡量处理器和内存性能。旨在使基准易于运行,易于人们理解。

测试小结:此项测试,酷睿i5-1240P性能依旧大优。

项目三(CPU性能基准测试):CineBench

CineBench使用针对电影电视行业开发的Cinema 4D特效软件引擎,可以测试CPU和显卡的性能。Maxon公司表示,相对于之前的9.x版,R10版更能榨干系统的最后一点潜能,准确体现系统性能指标。目前该软件已更新到R23版本。

测试小结:此项测试,酷睿i5-1240P单核性能占优,R7 5825U多核性能占优。

项目四(CPU性能基准测试):AIDA64

AIDA64是一款非常强大的测试软硬件系统信息的工具。它可以详细的显示出PC的每一个方面的信息。AIDA64不仅提供了诸如协助超频,硬件侦错,压力测试和传感器监测等多种功能,而且还可以对处理器,系统内存和磁盘驱动器的性能进行全面测试评估。

测试小结:此项测试,酷睿i5-1240P多数成绩占优。

项目五(生产力性能基准测试):CrossMark

CrossMark是一款专门测试电脑生产力性能的软件,目前在业界逐渐流行起来。需要使用的用户们可以到Windows应用商店里面进行下载。

测试小结:此项测试,酷睿i5-1240P性能依旧大优。

项目六(综合性能基准测试):PCMark 10

PCMark 10含有一整套全面的测试项,涵盖现代办公场所中的各种任务。通过一系列性能测试,自定义运行选项和新的电池寿命数据图表,PCMark 10是现代办公的完整PC基准测试。

测试小结:此项测试,R7 5825U多数成绩占优。

全文总结

通过此次性能对决来看,酷睿i5-1240P与R7 5825U互有优势项目,总的来看酷睿i5-1240P胜出的项目是要更多的。12代酷睿i5力压上一代锐龙7,高性能混合架构功不可没。

此外,酷睿i5-1240P还有一大优势是R7 5825U所不具备的,那就是酷睿i5-1240P支持PCIe4.0,而R7 5825U不支持。对于想使用PCIe4.0固态硬盘的用户们来说,更得选择酷睿i5-1240P了。

好了,本篇文章就写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喜欢!

看完这组对比,你会知道12代英特尔酷睿移动处理器才是王者

\u3000\u3000在X86处理器市场,英特尔长期霸榜是不争的事实,即便是AMD在推出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后有所好转,但是有数据显示,在最近的两个季度里,AMD的市场份额已经跌至34.3%,英特尔则以65.6%的份额再次远远抛开了AMD。究其原因,与英特尔在CES 2022期间宣布正式推出第12代英特尔酷睿移动处理器新品不无关系,尤其是首次采用基于Intel 7制程工艺的全新Alder Lake 高性能混合架构,从9W的轻薄本U系列到125W的超强性能的台式机处理器,多形态产品、全场景应用的覆盖,成就了英特尔改写X86芯片历史的创举。

\u3000\u3000为了让大家充分了解12代酷睿及整个家族的革命性升级及产品特性,英特尔在近期陆续召开了“第 12 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家族(H,S,U,P)产品解析会”,为我们分享了更加详尽的处理器信息,除了此前已经发布的酷睿高性能移动版处理器H系列,在近期举办的第12代英特尔酷睿移动处理器家族U系列+P系列产品解析会上,又宣布了20款型号的U、P系列CPU,以及在今年将推出超过250款基于该系列的轻薄本电脑产品。

\u3000\u3000新篇章!为轻薄本打造的第12代英特尔酷睿移动处理器

\u3000\u300012代酷睿处理器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采用了全新的混合架构,即性能核(Performance Core)和能效核(Efficient core)。通过利用英特尔硬件线程调度器(Intel Thread Director)将性能核(P-Core)和能效核(E-Core)的工作负载进行智能地排序、管理以及分配,从而提升在单线程和多线程应用上的系统性能。

\u3000\u3000这里提到的硬件线程调度器(Intel Thread Director),实际上就是用于优化两种核心的工作配比。比如在Windows 11系统中,线程调度器以纳秒级精度监视每个线程的运行时指令,实时反馈给操作系统,并创建一个由英特尔硬件线程调度器来动态更新和管理的数据列表。这样Windows 11就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将恰当的线程放置于相应的内核上,以确保两种全新内核微架构无缝衔接,协同工作。这样也就实现了P核和E核能够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调动不同的处理器单元来工作,以达到最佳效果。

\u3000\u3000在这样的前提下,可以看到,十二代酷睿的混合架构是以性能为优先的,而不是简单的“大、小核”,或者简单的理解为“大核主打性能,小核可以省电”,无论是P-Core还是E-Core,在达到最高效能同时,还要增加多线程的能力,而这都是基于统一的x86指令集实现的,和ARM截然不同。

\u3000\u3000除了全新的高性能混合架构,第 12 代英特尔酷睿移动处理还内置锐炬 Xe 图形显卡,提供最高 96EU 的图形显卡处理技术和相应的视频编解码技术。支持包括DDR5 4800 MT/s、DDR4 3200 MT/s、LPDDR5 5200 MT/s、LPDDR4x 4267 MT/s的主流内存规格,支持Intel Wi-Fi 6E(Gig+)无线网络、Thunderbolt 4高速接口和PCIe Gen4接口。

\u3000\u3000多线程能效比提升明显 准标压P系列性能优势高达41%

\u3000\u3000此次推出的12代酷睿P系列、U系列CPU,共有20款不同型号,包括P28 6款、U15 7款、U9 7款。其中P系列以core i为主体,从i3-i7的组合,相对强化性能。U15、U9除了有core i的组合,还有奔腾和赛扬系列,覆盖面相对要广泛的多。

\u3000\u3000在轻薄本上的CPU性能对比中,英特尔一直强调真实应用上的性能,而 CrossMark 就是一款比较受欢迎的性能测试平台,从生产力、内容创建和响应速度等三类应用场景给出成绩。CrossMark测试的综合得分中,i7-1280P的性能相比上代提升幅度达到了20%左右,其中生产力提升了12%,内容创建方面的性能提升幅度约为27%,响应时间的性能提升了22%。

\u3000\u3000在同一测试平台下,相比苹果的M1 Pro、锐龙7 5800U,i7-1280P的表现都要优秀的多。

\u3000\u3000在多线程3D渲染能力的Blender测试中,i7-1280P的6P+8E核心、20个线程都得到了充分利用,相比上代的渲染时间节省了一半,性能提升幅度80%左右,在优于锐龙7 5800U的多线程渲染的情况下,甚至快接近M1 Pro和更高规格的酷睿i9-11980HK处理器。

\u3000\u3000在多线程性能的对比中,如果以相同的28W为节点来进行对比,i7-1265U的性能相比上代提升了30%左右,而i7-1280P相比上代多线程性能提升达到了70%,而TDP15W-25W的锐龙7 5800U,显然也不是对手。可见,想要在轻薄本上体现发烧级的性能,12代P 系列是更好的选择。

\u3000\u3000第三版英特尔Evo标准的更新

\u3000\u3000众所周知,在此前的轻薄本上,有一些产品是经过英特尔Evo严苛认证的,具有强劲性能、秒速唤醒、超长续航、高速数据传输、快速连接等指标,正是这些严苛的认证标准造就了英特尔Evo笔记本良好的使用体验。

\u3000\u3000自去年发布第二版Evo标准之后,现在英特尔宣布了第三版的更新。英特尔表示,具有英特尔 Evo徽标的笔记本,可以运行更繁重的工作负载,满足真实场景应用的续航时间,以及快速唤醒、快速充电以及全新的智能协作能力等。

\u3000\u3000在第12代酷睿处理器的Evo规范中,凭借全新的混合架构,针对多任务处理进行了优化,支持英特尔Wi-Fi 6E(Gig+)技术,并且有连接性能优化的套件,还有动态背景噪声消除、高清晰度的摄像头影视处理技术,以及英特尔特有的视觉感应和智能传感技术。比如在多人视频通话时,可以保持出色的连接、图像质量和声音。

\u3000\u3000此外,英特尔还宣称,目前Intel Evo的生态合作伙伴超过150家,预计今年将推出100多款通过Evo认证的系统,包括首次引入折叠屏、首次引入12酷睿H系列处理器。

\u3000\u3000毫无疑问,基于Intel 7制程工艺打造的全新混合架构,以及随着搭载第 12 代英特尔酷睿 U 系列和 P 系列移动处理器产品的陆续面世,用户将可以获得更强劲处理日常工作负载、商务办公甚至包括畅玩全高清(FHD) 游戏的非凡体验。

锐龙7 5800U和第11代酷睿H35谁更强?一图看懂

最近搭载AMD移动锐龙5000U系列处理器的惠普战66四代锐龙版笔记本已经上市,至此我们终于可以近距离体验到Zen 3微架构在移动站场的威力了。

我们都知道,AMD锐龙5000U系列包含采用Zen 2+微架构的马甲(锐龙3 5300U、锐龙5 5500U、锐龙7 5700U)以及采用Zen 3微架构的新品(锐龙3 5400U、锐龙5 5600U、锐龙7 5800U),如果你追求更好的体验,一定要选择偶数系的型号!

AMD锐龙5000U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英特尔第11代酷睿Tiger Lake-U以及Tiger Lake-H35平台,我们可以将Tiger Lake-H35视为U系列的超频版,通过拔高TDP获得更高的频率和性能。

那么,作为AMD锐龙5000U系列中的顶配,锐龙7 5800U在最新低功耗处理器市场到底处于一个什么位置?我们不妨拿它与AMD自家锐龙7 4800U前辈与英特尔多款在售酷睿i7进行一番横向对比吧。

通过上述CPU基准测试软件的跑分对比,我们不难发现AMD锐龙7 5800U单核性能较之前辈有了巨大的提升,但距离第11代酷睿采用的Willow Cove CPU微架构还有一点点距离。

在多核性能方面,锐龙7 5800U可谓一骑绝尘,其综合性能秒杀i7-10750H,甚至可以媲美英特尔顶级的第10代酷睿i7-10875H(8C/16T),在轻薄本领域几乎没有对手。

在这组测试数据中我们还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i7-11370H凭借35W的TDP,性能较之28W的i7-1165G7领先10%。但是,定位更高的i7-11375H哪怕将TDP拉到50W,性能却仅比35W的i7-11370H提升一点点。这意味着,35W就已经是4核心版本Tiger Lake平台处理器的平衡点了,低于它性能有一定的损失,高于它又不经济了。

总的来看,AMD移动锐龙5000U系列的表现符合我们的预期,锐龙7 5800U几乎无敌,而这也让我们对锐龙5 5600U的性能无比期待。

如果你想了解锐龙5 5600U以及更多移动锐龙5000平台处理器的性能表现,请关注CFan的后续报道。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