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殴认定还需慎之又慎
最近,高铁互殴事件热度持续较高。而在此案件中,警方认定双方构成互殴引发了比事件本身更热的争论,这也反映出,对此类社会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口角、争执以及动手事件,准确定性很具难度,同时,拿不出明确证据的定性更不利于对社会公众的法治教育。
在此事件发生之始,我就很想写文章谈一谈自己的见解,但考虑到不清楚事件的原委,信息尤其是关键信息缺失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误判,所以一直在关注此事件。后面,果然事件又反转,也有更多视频呈现事件全貌,这让很多急于表态的人被打脸。当然,即便是目前呈现的信息,我仍难对是非曲直、谁对谁错做出判断。所以,我总体上还是相信警方的结论,一方面是警方是专业的,另一方面是警方获得的信息远比我们更全面更细致。
但同时,我们更应认识到,此类事件违法程度或许并不严重,但警方处理和全民评判仍需谨慎,尤其是既要严格依法律规则做出判断,同时更应顾及到公众感受,顾及到后续影响,而不应简单的以谁先动口谁后动口,又谁先动手谁后动手,谁不依不饶谁导致事态升级等分段时评判;更不应以和稀泥的方式追求尽快结案、息事宁人。
个人非专业的观点,谁是引方事件的最初责任方,谁应承担更大的责任,而不是单纯地分析后续过程中另一方情绪失控等导致事态升级,因为如果事件之初被侵权人一说一劝自己就改正侵害或影响他人的行为,就没有后续的事态恶化。而拒不改正,甚至态度嚣张、恶语相向,即便被侵权人也恶语相加,甚至直接动手导致事态升级,主要责任仍应在最初引发事件产生的一方。如果不依此原则评判,就会导致被侵权人为免于责任共担的境地而不得不忍气吞声,这样的情况多了,就会导致一种不良的社会效应,那就是不敢主张自己的权利,更不敢坚决维护自己的权利。这不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应有之态。
当然,也不能纵容那些纠住别人的错不放,小错大惩,别人推下靠背就马上给别人一拳的违法行为,关键是必须呈现事件全貌,根据先来后到、是非曲直做出令人信服的判断。一个简单的操作是,类似互殴事件,谁是事件肇始方,谁先领走50%的责任;然后再分阶段进行判断,对等回应肇始者的言行不计,事态升级或战火重燃的,双方均等分配责任,除非是肇始方在对方采取升级行为后未跟进。
当今社会,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已经体现在日常生活细节,已经不再满足于忍气吞声以免被伤害,而是事不在大小,必定争一个是非曲直。所以,处置此类案件,绝不能轻下断言,而是必须尽可能回应当事者及社会公众对公平正义的更高期待。一个事件中,双方责任恰为50%的状态是一种极端状态,而不应是一种常态。总要定出一个主责次责,一个全责无责,才可能更符合人们预期。
所以,互殴,虽然是一种法律定性和生活样态,但严格来说,又是不存在的,总是会有引发方和跟进方,不管中间如何曲折,起因总是明确的。所以,互殴认定,还需慎之双慎。
文章标签: 顶: 0踩: 0本文链接:https://www.lezhuanwang.net/kepu/7487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2023-09-02洗碗机怎么选择(洗碗机选购攻略)
- 2023-09-02冰箱里的温度怎么调节最冷(揭秘冰箱调节的小秘密)
- 2023-09-02oppo手机忘记密码了怎么解锁(手机密码忘了破解密码方法)
- 2023-09-02苹果商店扣费怎么申请退款(iPhone自动扣费申请退款教学)
- 2023-09-02vivo手机忘记密码怎么办(vivo手机密码忘记解锁教学)
- 2023-09-02华为手机怎么设置来电铃声(华为手机的来电铃声设置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