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赚

耳贴的功效与作用图片部位(耳穴贴膏保健抗疫法)

 人阅读 | 作者舞动奇迹 | 时间:2023-08-22 16:44

□张毅(南阳仲景堂)

 

耳穴贴膏法是指用具有一定刺激性的橡皮膏贴于耳穴,借助橡皮膏中所含药物向耳中渗透,发挥持续的刺激作用,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该法通过不同药物的持续性刺激作用,可产生舒筋活络、行气活血、祛风除湿、镇静安神、化瘀镇痛等功效,适用于头面五官、内脏疼痛和四肢关节、肌肉疼痛等病症。

耳穴贴膏用于保健(抗疫)主穴是五脏穴:心、肝、脾、肺、肾及三焦、内分泌。可以贴膏,亦可温灸。

1.肺穴:在耳甲腔中央周围,也就是在心穴的周围。肺穴对应人体的肺部,一些肺病患者,此处有明显反应。治疗咳喘、胸闷、声音嘶哑、痤疮、皮肤瘙痒症、荨麻疹、扁平疣、便秘、戒断综合症、鼻炎等。

2. 心穴:在耳甲腔正中的凹陷处,对应人体的心脏,有调节人体心脏的功能,心脏病患者此处往往有明显的反应,常用于治疗心动过速、心率异常、心绞痛等病症。按照中医脏象学说,“心主神志”,凡失眠、健忘、记忆力下降等与“神”有关的疾患皆可取心穴;“心主血脉”,凡是血管方面、血循方面的问题可取心穴;“心开窍于舌”,还可配合“舌”穴治疗口舌生疮等舌部病症。

3.肝穴:在耳甲艇后下方,肝病患者此处往往有明显反应。“肝穴”有调节肝脏治疗肝病的功能,对胁痛、眩晕、经前紧张证、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假性近视、单纯性青光眼有治疗作用。

4.脾穴:在耳甲腔的后上方。主治腹胀、腹泻、便秘、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过多、内耳眩晕症、水肿、痿症等。

5.肾穴:在对耳轮上、下脚交叉处下方的耳甲艇部。主治腰疼、耳鸣、神经衰弱、水肿、哮喘、遗尿、月经不调、遗精、早泄、阳痿。

6.三焦穴:在耳甲腔底部“内分泌穴”上方。中医的“三焦”指胸、腹部的“上焦、中焦、下焦”三个部位,有通利水道、消炎、止痛的功能。治疗便秘、腹胀、水肿、耳鸣、耳聋、糖尿病、上肢外侧疼痛等。

7.内分泌穴: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底部。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除湿止痛之功能。治疗内分泌紊乱疾病:甲亢、糖尿病、尿崩症、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三抗:抗风湿、抗过敏、抗感染,治疗过敏性疾病丶风湿病、胶原组织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及各种炎症性疾病;利湿消肿:水肿、湿疹、减肥等。

耳穴贴膏抗疫法理论根据

耳穴贴膏抗疫方是根据中医理论取穴,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培补人体正气,是选穴的关键,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心、肝、脾、肺、肾)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五脏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方面极为重要,五脏功能正常,病邪就不易侵犯人体。

三焦是上、中、下焦的总称。从三焦的部位和有关脏腑及其功能来说,上焦指横膈以上胸腔部位,包括心、肺两个脏器,概括了呼吸和输布养料的功能;中焦指横膈至脐的上腹部位,包括脾、胃等脏器,概括了消化吸收、化生血液的功能;下焦是指脐以下的下腹部位,包括肾、膀胱等脏器,概括了分清泌浊、排泄小便的功能。

内分泌穴主要用于内分泌紊乱疾病,且具有三抗(抗风湿、抗过敏、抗感染)等功能。

这七个穴位基本囊括了人体主要脏器及功能,所以能调脏腑、和气血,具有补虚、泻实、扶正、袪邪之广泛作用。有病能治病,无病能健体,预防和治疗全身性疾患。

耳穴贴膏的具体方法:

1.材料:伤湿止痛膏一盒,剪刀一把,小止血钳一把。

2.把伤湿止痛膏剪成方块或条状,耳廓清洁后,贴在所选穴位即可。

耳穴贴膏抗疫法简单易学,为方便操作,不需逐个穴位贴压,可以多穴贴敷,如心穴、肺穴、三焦、内分泌穴以及脾穴,可以剪一块稍微大一点的药布,把整个耳甲腔贴满就行;如贴肝穴、肾穴,可以剪一条状药膏,直接贴上就行。

3.贴后两天一换,连续贴5次,中间不需按压。5次为一疗程,休息2至3天,再行第二个疗程。

4.耳穴贴膏(保健)抗疫法简单易学好操作,穴位精准度要求不甚严格,适宜家庭成员互相操作或自行操作,除了某些人对药布过敏外,没有副作用,值得在大众中推广。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