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赚

暨是什么意思?(暨是什么意思?)

 人阅读 | 作者youmizhuan | 时间:2023-08-26 15:30

你知道吗?连词和、与、或、跟、同、及、以及、及其、暨的区别

公文中经常使用很多连词,比如:和、与、或、跟、同、及、以及、及其、暨等,这些连词意思相近,有的可以互换使用;但有的用法上有微妙区别,让人有时不好把握。今天老王就以“和”为参照,来辨析一下这些连词之间的区别。

一、关于“和”。“和”的本义是和谐的意思,读作hé,引申到平和、温和、柔和的意思。“和”是一个多音多义词,其用法和读音有很多,比如:“和”字作为动词,读作huó时,是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的意思;读作huò时,指搅拌、加水搅合的意思,等等。这里重点辨析“和”作为连词时,表示连带、共同一起的意思。

二、“和”跟“与”的区别。“和”跟“与”都表示“平等的联合关系”,但“和”用得更多、更广,“和”可以连接名词,例如“工人和农民”;可以连接动词,例如“传播和接受”;可以连接形容词,例如“聪明和美丽”;还可以连接代词,例如“我和他”。“与”通常只连接名词,例如“小学、中学与大学”。“和”有时还可表示选择,相当于“或”,“与”则没有这样的意思。例如:“去和不去,你自己选择”,这里“和”不能换成“与”。在有几个层次的多项并列成分中,“和”一般用于第一个层次,“与”、“同”、顿号等则表示另一个层次。

三、“和”与“或”的区别。“和”表示并列关系,例如“我要去北京和上海”;“或”表示选择关系,例如“我要去北京或上海”,两者的意思还是比较好区别的。“和”有时也表示选择关系,如前面提到的“去和不去,你自己选择”,但这种情况用得较少。

四、“和”与“跟”的区别。“跟”的本义指脚的后部,即脚后跟。用作连词时与“和”语义相近,可以互换,例如:“我和同学在一起”,“我跟同学在一起”。但“跟”在一定意义上有随着后面的意思,例如:“我跟领导出差”,这里有一个弱层级关系。“跟”多用于口语,“和”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用。

五、“和”与“同”的区别。“同”多用于书面语,与“和”表示联合关系有所不同,“同”更多地表示偏正关系,例如:“我和你”,含意是“有你也有我”;“我同你”,含意是“以你为主,我随同”。

六、“和”与“及”、“以及”、“及其”的区别。1.“及”、“以及”也表示并列关系,有划分层次的作用,与“和”不同的是,“及”、“以及”连接的成分有主次先后之分,大多为前主后次。例如:“书本、文具以及其他学习辅助用品要事先准备好”(主次之分),“婴儿、儿童及少年”(先后之分)。2.连接不同类的事物则可不分主次。例如:“钢铁、煤炭的生产,以及营销都要有计划”。3.“及”、“以及”连接的通常是名词,连接三项以上的成分时,“及”通常放在最后一项的前面;“以及”还可连接短句,前面用逗号停顿。例如:“怎样生产,怎样营销,以及怎样做好售后服务应该事先进行周密筹划”。4.“及其”连接的后面和前面是相互关联的,大多有包含关系。例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是附属于“电气工程”的;“电气化工程与自动化”,“自动化”则是表示与“电气化工程”不相关或关联度不大的自动化。

七、关于“暨”。“暨”读作jì ,表示“和”、“及”的意思。“暨”具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和庄重典雅的意味,常用于郑重的语用场合,例如会标、请柬、贺函等,运用范围较窄。“暨”与“及”尽管意思相同,但一般不能互换。

国学《山海经》——居暨,本是刺猬的祖宗却让人整成了只狗

《山海经》它是中国哲学启蒙的内燃机,它并不是一部纯粹的神话存在。

插图出至于杉泽的《观山海》。

路线图出至于徐客的白话彩图《山海经》。

居暨

注解

白话文:

北嚻山再往北三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梁渠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脩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雁门水。.山中的野兽大多是居暨兽,形体像彙却浑身长着红色的毛,发出的声音如同小猪叫。

注释:

脩(xiū)水:一说今内蒙古的东洋河。

雁门水:一说南洋河,源于山西雁门山。

彙(huì):刺猬。

豚(tún):猪。

嚻:读音,xiāo。

北嚻山:有待考证。

暨:读音,jì。

居暨:

清,居暨的不同版本。

汪本版,基本上还是刺猬的形态。《尔雅音图》版,神似老鼠。

《禽虫典》版,却貌似一只狗。这个是不是作者搞劈叉了,完全不是一个物种。

清 居暨图本

《山海经》记载:“其状如彙而赤毛,其音如豚。”。.说,居暨的外表长的像刺猬,浑身却有着红色的刺,叫唤起来像猪叫。

一说居暨属于刺猬的一种,叫长耳刺猬。

长耳刺猬

一说居暨是红耳鼠兔。

红耳兔鼠

个人推断:

刺猬的说法更合理。“彙”指的就是刺猬,至于红毛和猪叫一说,谁知道远古时代的动物能不能完全匹配的上当今我们认识的动物呢。

梁渠山:

不详,具体有待考证。

一说今内蒙古兴和县。

梁渠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脩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雁门水。

北次二经路线图

.

欢迎继续阅读下一篇:国学《山海经》——肥遗,大旱预警“蛇”。

也许您接触了更多的西方文化或者是日韩文化,孰不知日韩文化来源于何处!中国文明从夏朝建立以来有3900多年的历史,中国文化就更长了,那得从伏羲、女娲算起。老祖宗们的智慧在早期就好比“咿呀学语”的婴儿到文明盛世,万国来朝,每一步都是有脚印可寻的。

此处,予以整理《山海经》基本信息,以小短片的形式供大家阅读,不当之处,愿闻其详!\u200b\u200b\u200b\u200b\u200b\u200b

“九一八”事变爆发91周年:记忆从未褪色 历史仍在回响

中新社沈阳9月18日电 题:“九一八”事变爆发91周年:记忆从未褪色 历史仍在回响

中新社 韩宏

2022年9月18日,在“九一八”事变爆发91周年之际,沉闷而有力的钟声伴随着尖厉的防空警报声、汽车火车鸣笛声响彻沈阳,提醒人们勿忘国耻、铭记历史。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遂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进攻沈阳城。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此爆发,正式拉开了中国人民长达14年抗战的序幕。

91年后的今天,在距离当年日军炸毁铁路不远处的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广场,来自辽宁各界的民众立于残历碑前,共同重温历史、缅怀先辈。残历碑上的时间永远定格在1931年9月18日,残历碑上的累累弹孔代表了这片国土曾经遭受的苦难。

出生于1929年的王臣远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在抗日战争中,王臣远用一枚手榴弹炸死过六七个日伪军。他说,经历的战争太多了,身上的大伤小伤无数,现在额头上还有负伤痊愈后的疤痕,战争年代的记忆从未远去。

硝烟散去,警钟长鸣。当天上午9时18分,各界代表推动钟槌击响了广场西侧的“警世钟”,14响钟声寓意着中华民族14年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寓意着东北沦陷以及中华民族浴血抗战的14年。

中新社 于海洋 摄 ">

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1周年纪念日。当日,9时18分,辽宁沈阳拉响防空警报,主干道车辆停驶鸣笛。 中新社 于海洋 摄

同一时间,沈阳上空拉响了时长为3分钟的防空警报,主要街路上的机动车停驶鸣笛,火车、轮船汽笛齐鸣。这也是沈阳,这座打响14年抗日战争第一枪的城市,连续28年在9月18日当天拉响防空警报。此刻,钟声、警报声、鸣笛声交织在一起,警醒人们:勿忘“九一八”。

作为“九一八”事变的见证,位于沈阳的东北军北大营遗址已修缮成陈列馆,讲述着中国的抗战故事。有家住北大营旧址陈列馆附近的沈阳市民表示,这里是国难降临的地方,今天来到此地希望更好地铭记这段历史,珍惜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

当天,沈阳城九条路十八条街的机动车停驶鸣笛,行人肃立。一位出租车司机按响喇叭说,每年的此时此刻都会鸣笛参与到纪念活动中来,“这一天,不能忘,不敢忘,不会忘”。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作为抗日英烈的后代,55岁的高伟东如今致力于爱国主义教育,他说继承先烈的遗志,完成先烈们未竟的事业,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00后”学生李思盈听到防空警报后驻足低头默哀,她表示,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牺牲换来的,作为学生要牢记使命,奋发图强,为国家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名誉会长、辽宁省九一八历史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学表示,“九一八”事变是国难、国耻,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开端。那段刻骨铭心的抗战史应该为全体中华儿女所牢记。

记忆从未褪色,历史仍在回响,白山黑水间铸就的抗战精神持续激励着今天的人们奋发、自强。(完)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