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眼:既是水果,又是中药
在岭南,荔枝旺季一过,就迎来龙眼、黄皮、番石榴、芒果等水果上市。可谓“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目前正是龙眼上市的季节。龙眼既是水果,又是中药材,养生防病治病有何功用?《红楼梦》第六回:“贾宝玉梦中初试云雨情之后,迷迷惑惑,若有所失,丫环忙端上桂圆 (龙眼) 汤来,他呷了两口,才慢慢清醒过来。”原来,龙眼肉性温,味甘;归心、脾经;具有养血安神,补益心脾的功效,用于健忘失眠等。龙眼可以帮助贾宝玉养血安神、缓解焦虑。
龙眼与桂圆的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在广东、福建一带,有一条恶龙,每逢八月海水大潮,就兴风作浪,毁坏庄稼,糟蹋房屋,人畜被害不计其数。当地老百姓只好逃离家园,在石洞里躲起来。当地有一个武艺高强的少年,名叫桂圆。每当他看到恶龙兴风作浪,深恶痛绝,就下决心为民除害,铲除恶龙。有一年八月,大潮来了,他就准备好酒、猪羊肉,用大量的酒泡过的,并把它们串在一起。恶龙上岸以后,看到猪羊肉馋得口水直往下淌,几口就把酒肉吃光了。恶龙酒足肉饱,没走多远,就昏醉在地上不动了。这时桂圆举起钢刀,朝龙的左眼刺去,龙眼被刺了出来,恶龙痛得来回翻滚,正要逃跑时,桂圆揪住龙角,骑在龙身上,当恶龙极力想摆脱桂圆时,桂圆用钢刀刺向恶龙的右眼,恶龙的双眼失去,痛得嗷嗷大叫。经过一阵搏斗,恶龙流血过多死去。桂圆由于在搏斗中负伤过重,也牺牲了。恰好,在这个地方盛产一种果树,果核就像龙眼。人们为了纪念桂圆,故称这种水果为“桂圆”,也叫“龙眼”。
又一传说,以前唐代杨贵妃生病了,什么东西都不吃,有位大臣向皇上推荐一种水果给杨贵妃吃,杨贵妃看到这个水果就有了食欲,吃下去之后,病就好了。皇上因此给这种水果取名叫桂圆(贵体复原)。
当然,古代人把桂圆的圆溜溜的果核比喻成各种各样的眼睛,大个儿的桂圆叫龙眼,中等大的叫虎眼、牛眼,最小的叫鸡眼,但现代人都统一叫做龙眼或桂圆。
龙眼是岭南四大水果之一
桂圆和龙眼其实它们是同一种水果。一般来说,新鲜的时候叫龙眼,晒干之后叫桂圆,或桂圆肉,而且地域不同,叫法也不同。南方多叫龙眼,北方习惯叫桂圆。龙眼是与荔枝、香蕉、菠萝齐名的“南国四大果品”。历史上有“南桂圆,北人参”之称,每到七八月,龙眼成熟,在一棵棵龙眼树的绿叶中,挂满一串串沉甸甸的淡黄色鲜果,令人垂涎。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在他的《西园晚步二首》中写道:“龙眼初如绿豆肥,荔枝已似佛螺儿。南荒北客难将息,最是残春首夏时。”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在合浦郡廉州小住时,合浦郡守刘几仲即以合浦特产龙眼款待。苏东坡尝到龙眼时,赞不绝口,并即席赋《廉州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枝》一诗,他认为龙眼质味殊绝,可与荔枝相匹敌。明代医家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一书里描述:“资益以龙眼为良。”
龙眼的功用
1、营养成分
龙眼的营养价值极高,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多种氨基酸,可以直接被人体利用,同时含有丰富的蔗糖和蛋白质,能被人体间接利用,所以它可以起到补充营养的作用。因为它含有多种微量金属元素,并且富含人体能够直接吸收的葡萄糖,所以能够帮助人快速恢复体力,减少疲劳。每100g龙眼能提供热量60 千卡,其中蛋白质1.3 g、脂肪0.1 g、碳水化合物15.1 g、膳食纤维1.1g、钾266 mg、镁10 mg、磷21 mg、钙1 mg、铁0.1 mg、锌0.05 mg、维生素B1(硫胺素)0.03 mg、维生素B2(核黄素)0.14 mg、烟酸(烟酰胺)0.3 mg、维生素C(抗坏血酸)84 mg。
2、补养阴血
《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中焦受气取汁,变暖而赤,是谓血。”气与血是人体两大类具有生命活力的基本物质,在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龙眼之中铁的含量很高,能够帮助人体产生血红蛋白,从而起到补血的作用。因此,它也可以用来辅助一些因为贫血带来的疾病,比如健忘、失眠等。
3、安神益脑
龙眼有安神益脑的作用,对于神经敏感引起的失眠多虑、心慌心悸有很好的缓解作用。此外,它对脑细胞特别有益,能增强记忆。
4.延缓衰老
现代医学研究进一步证明,桂圆富含多种维生素,是真正的绿色食品,有补脑健身的功能,是治疗病后虚弱、贫血萎黄、神经衰弱、产后血亏的佳品。在我国第二次抗衰老科学研究会上,有关专家指出,桂圆、何首乌是抗衰老的天然食品。对与衰老过程有密切关系的黄素蛋白——脑B型单胺氧化酶(MAO-B)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见桂圆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5、抑制肿瘤
动物实验表明,桂圆对JTC-26肿瘤抑制率达90%以上,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临床给癌症患者口服龙眼粗制浸膏,症状改善90%,延长寿命效果约80%。此外,龙眼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奥杜盎小芽孢癣菌有抑制作用。
6、降脂护心
龙眼肉可降血脂,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龙眼在中医古方中的运用
1.归脾汤
宋代医家严用和在《济生方》记载的“归脾汤”,具有健脾养心、益气补血等功效。①组成:白术、当归、茯苓、黄芪、龙眼肉、远志、酸枣仁、木香、甘草、人参。②功效:健脾养心、益气补血。龙眼在方中甘平,发挥补脾气,养心血的功效。③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脾不统血证。凡思虑伤脾,失眠少食,怔忡惊悸,自汗盗汗,吐血下血,妇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以及虚劳、中风、厥逆、癫狂、眩晕等见有心脾血虚者。凡有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者即可使用。
2.玉灵膏
龙眼肉可单独食用或制成龙眼膏,例如清代医家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记述的“玉灵膏”,就是用龙眼肉蒸制的成药。①制法:自剥好龙眼,盛竹筒式瓷碗内,每肉一两,入白砂糖一钱,素体多火者,再入西洋参片,如糖之数。碗口幂以丝绵一层,日日于饭锅上蒸之,蒸到百次。凡衰羸、老弱,别无痰火,便滑之病者,每以开水瀹服一匙,大补气血,力胜参芪。产妇临盆服之,尤妙。②功效:补血益气,养心安神。③主治:用于年老体衰、产后、大病之后气血亏虚者。如:血虚,血不养心引起的睡眠障碍。玉灵膏养心血,安心神,则心得血养,自然可以安睡。
3.《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含有龙眼的方剂
张锡纯认为龙眼属情志类补益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加味补血汤、定心汤、安魂汤等方剂来治疗一些此类疾病。
(1)加味补血汤 ①组成:生黄芪、当归、丹参、龙眼肉、生乳没、甘松、鹿角胶。②主治:本方用治虚证。可见身形软弱,肢体渐觉不遂,头目眩晕。健忘,头疼,甚或偏枯,全身痿废,脉迟弱。
(2)定心汤 ①组成:龙眼肉、酸枣仁、山萸肉、柏子仁、生龙骨、生牡蛎、生乳香、生没药。②主治:本方用治心虚怔忡。③症见:心中惕惕,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舌苔薄白,脉虚弦。
(3)安魂汤 ①组成:龙眼肉、酸枣仁、生龙骨、生牡蛎、法半夏、茯苓、生赭石。②主治:主治心中气血虚损,兼心下停有痰饮,致惊悸不眠者。
(4)扶中汤 ①组成:白术、山药、龙眼肉。②主治:主治阴阳俱虚久泄证。症见:久泻不止,甚则虚汗淋漓,心中怔忡,饮食减少,脉濡弱。
龙眼的食疗
1.桂圆红枣枸杞茶
材料:桂圆肉5克,红枣2颗,枸杞子5克。
制法:红枣去核,与桂圆肉、枸杞一同放入杯中,加沸水冲泡10分钟,放温饮用。
功效:补血明目,养颜护肤。适合血虚面黄、头晕眼花、经后体虚者。
2.长夏心脾两安汤
材料:桂圆肉20克,新鲜莲子50克,猪脊骨500克,生姜3片。
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干净后一同放入砂锅中,大火烧开后关中小火煲1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益心脾,安神益智。
适合人群:心脾两虚者,常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食少腹胀、疲倦乏力,或见崩漏、便血、皮下出血、舌淡白、脉细弱等症。
3.桂圆莲子粥
材料:莲子30克(去皮心)、红枣10 枚(去核)、桂圆肉30克、糯米 150-200 克,红糖适量。
做法:同煮为粥。早餐加糖食用,常食有益。
功效:气血兼补,养血通经。适用于经血不足、月经闭止、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疲倦、头晕目眩、心悸少气,虚烦不寐、四肢无力者。
龙眼的其它入药部位
龙眼的花、壳、核、龙眼树根亦可入药。龙眼花具有通淋化浊的功效, 用于治疗淋证、白浊、白带、消渴等。食疗可取龙眼花30克,与适量猪肉炖熟后, 加适量调味剂调味食之,每日服食2~3次。对由肾水亏竭、蒸化失常所致的面黑耳焦,饮一溲二,溲似淋浊,如膏如油等症,中医称为下消,为内科消渴病之一, 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壳可治烫伤。核能止血定痛。龙眼树根治丝虫病、妇女白带。
结语
龙眼,水果之中颇为高贵的名称。龙眼,药食两用,鲜龙眼清甜可口,桂圆肉则更加侧重滋补,现代龙眼肉更是应用炭火焙、或电炉烤,使之药性变得更为温补,甚至兼有补气温阳壮阳之功。也难怪一些朋友服用龙眼肉觉得上火,咽痛之症。因此,在医用、或食用龙眼时应该注意不可多食,因为它的性质温补,其中含有大量的糖分以及维生素。糖尿病患者摄入过多,也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少量一二颗则无妨。如果身体正处于“上火阶段”、咽炎、咳嗽期间就不能吃龙眼。阴虚火旺、湿热内蕴、腹胀满者也应少用或不用。正常人群一天吃多少龙眼合适?如果是新鲜龙眼,一天吃10~15颗为宜,最多不宜超过20颗;如果是桂圆肉,5~10个就差不多了。时令勿忘品尝岭南佳果龙眼,愿患者朋友们“贵体复原”,愿健康朋友们生活甜如蜜,精气神益旺。■
这种水果每天只要吃几颗,提高免疫,补气胜似老母鸡!
现在天气依旧比较寒冷,人们会吃些滋阴补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鸡鸭鱼肉等,有的还会和中药一起煮来增加药补的功效。
每到这个时候,有一种常见水果,就被众多养生学者轮番推荐,它历史悠久,既可解馋,又可滋补,甚至和人参齐名;它全身是宝,其果肉可以有效地补脾益胃,果核能够理气止痛,果壳具有收敛之功效。它就是我们常见的龙眼,又名桂圆!
中医认为,龙眼味甘、性温、无毒。甘能入脾,是滋补的佳品。
李时珍云:“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清朝王士雄更是认为它“大补气血,力胜参芪。”
桂圆的栽培历史悠久,早在班固的《汉书》上就记载了朝廷给前来觐见的远方使者赠送龙眼、荔枝等作为回馈的史实。
又因为桂圆营养丰富,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一味中药,补气、补血的效果非常好,因此,有“北人参,南桂圆”之称。
益气养血 胜老母鸡
新鲜的桂圆肉质极嫩,汁多甜蜜,美味可口,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
而桂圆干则方便储存,是作为零食和烹饪配料的优质之选。
虽然二者口感不同,但是无论是干果还是鲜果,功效都一点不差。
1
益气养血
桂圆有益气养血的功效,适合缺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气血耗伤的人服用。
尤其是对于有面色蜡黄、头发干枯、指甲焦脆、恶寒、精神萎靡、容易疲劳等气血不足表现的人群来说,都可以通过食用桂圆以改善不适。
2
养心安神
在众多类型的失眠中,有一种是因为思虑太过,气血不足而导致的心悸怔忡、健忘失眠。
针对这种失眠,可以通过食用桂圆来缓解。
《本草求真》记载:“龙眼甘润兼有,既能补脾固气,复能保血不耗,则神气自尔长养,而无惊悸健忘之病矣。”
此外,近代著名医家张锡纯还曾用龙眼治好了很多学习压力很大、心慌焦虑、大便出血的学生。
因此,如果遇到不开心的事、压力较大不想吃东西,或者是刚生完孩子的妈妈,吃点龙眼都是不错的选择。
3
补脾健胃
桂圆味甘、性平温、无毒,入心、脾、胃经。
桂圆有补脾健胃和加强脾胃功能的作用,帮助脾胃产生更充足的气血。
古人赞其: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盖荔枝性热,而龙眼性和平也。
因此,胃口不好的人群食用桂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食欲,有润肺开胃的作用。
4
提高记忆力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桂圆又名“益智”,实验证明,它确能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
清代名医王孟英也曾经用“集中神品、老弱宜之”来形容桂圆,认为它可以提高人的记忆力,对营养神经和脑组织有良好的作用。
5
抵抗衰老
现代研究表明,桂圆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有机酸、粗纤维及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等。
且桂圆肉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提示其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能辅助降血脂、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强机体素质等作用。
桂圆壳、核都别扔
除了名声在外的龙眼肉,我们经常会丢掉的龙眼壳、龙眼核也是中药哦。
1
桂圆壳
桂圆壳味甘、性温,归肺经,能祛风、解毒、敛疮、生肌,有散风疏表,凉血清热之功。
将桂圆壳煎水外洗,可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病,如荨麻疹、瘙痒症、夏季皮炎等,消疹止痒,功效不凡。
另外,由于桂圆壳有祛风解毒祛邪气的作用,取一把龙眼壳,用冷水下锅,煮20分钟,煮得浓浓的喝下去,能预防头晕头风。
2
桂圆核
桂圆核是止血,定痛的良方,对创伤出血的治疗效果尤其好。
《纲目拾遗》中记载:“张觐斋云,桂圆核仁,凡人家有小子女者,不可不备,遇面上或磕伤及金刃伤,以此敷之,定疼止血生肌,愈后无瘢;若伤鬓发际,愈后更能生发,不比他药,愈后不长发也。”
意思就是,家中有儿童的,可以常备几个桂圆核,一旦孩子发生了磕碰外伤,用桂圆核磨粉可以祛疤。
方法:去掉龙眼核外层黑色的皮,将龙眼仁研磨成细粉,均匀地洒在伤口里,可止血生肌;还可用纱布包裹龙眼核粉,覆盖在伤口处,然后胶布固定,可以防止伤口感染。
另外,《本草纲目》记述,取龙眼核6枚、胡椒14粒同研成细末,可用于擦治腋部狐臭。
桂圆怎么吃
桂圆的吃法很多,一般可以生吃、蒸煮和泡茶,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一下:
1
直接吃
一般来说,新鲜的桂圆可以作为水果直接吃,提示但食用过多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腹胀,因此一定要控制好食用量。
如果是晾制好的桂圆干,不妨试试下面这种补益心血的方法:
取干龙眼一枚,在嘴里去核取肉,然后细细嚼成膏,和口中津液一起咽下,像这样一共吃九枚。
分别在凌晨5点左右、上午、下午、临睡前各吃一次,每天吃四次,连吃一个月。
《冯氏锦囊秘录》中载此法是“取坎填离之法,劳症者,勤行一月,无不愈者,方士秘之。”
2
入膳吃
桂圆红枣莲子汤
材料:桂圆8颗、红枣10颗、莲子20颗、银耳3朵、红糖15克、清水1升。
做法:银耳泡发,去除黄根,莲子泡发。将桂圆肉、红枣、莲子、银耳用清水洗净,一起放入锅中,倒入1升的清水,大火煮开后调成小火,继续炖煮20分钟。煮好后,趁热加入红糖搅匀即可食用。
功效:补心脾、治脾虚泄泻、虚肿,补气血,安神,治失眠、健忘、惊悸的功效。
代参膏
做法:取桂圆肉30克,白糖3克,共置碗中,放笼中蒸之。
功效:补益气血,可与人参、黄芪相媲美,故被称为“代参膏”,适合于老幼和体质虚弱者。
圆肉甜蛋羹
做法:桂圆肉30克,红枣10颗去核,再加进炒好的黑芝麻20克,共同煮沸10分钟,打入2个荷包蛋,加红糖或白糖适量,煮至蛋熟即可。
功效:补心养肾。适用于心肾不足、精血亏虚的的心悸、失眠、烦躁的人群。
桂圆枸杞鸡肉汤
做法:取桂圆20克,乌骨鸡500克,枸杞子15克、玉竹10克,精盐适量。乌骨鸡洗净、切块、焯烫后捞出入锅,再将桂圆、枸杞、玉竹洗净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用大火煮沸,然后再改小火慢炖4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虚养生,补益气血。
3
泡着吃
桂圆冰糖茶
做法:取桂圆肉25克,冰糖10克。把桂圆肉洗净,同冰糖放入茶杯中,沸水,加盖闷一会儿,即可饮用。每日1剂,随冲随饮,随饮随添开水,最后吃桂圆肉。
功效:补益心脾、安神益智之功用。可治思虑过度、精神不振、失眠多梦。
龙眼酒
做法:取桂圆肉250克,白酒500毫升。将龙眼肉干放进瓶中,注入白酒,密封保存,百日后可开封饮用。每次饮用15~30毫升,每日1~2次,连服数日。
功效:有养心、健脾、安神的功效,尤善治思虑过度、心脾亏虚、心悸失眠。
适合人群:适合终日思虑、心血亏虚、心神不宁、心悸失眠、食少体倦、面容憔悴萎黄者饮用。
注意:湿盛中满、内有痰火者及孕妇不宜。不宜饮酒者慎服。
怎样才能吃桂圆不上火?
①适当使用,对于容易上火的人来说,桂圆可以少吃一点,通常每天吃五六个桂圆是不会上火的。
②与菊花、西洋参等降火食材搭配。将桂圆与菊花、西洋参等养阴清热的药物一起煮食,既可补气血,又可改善或避免上述上火症状的出现。
③一些人群不宜食用。
桂圆的两大禁忌
从中医角度来说,桂圆性温润而腻滞,所以热性体质、阴虚火旺及舌苔厚腻者不宜食用,患有胃肠肝胆疾病、代谢疾病以及急性发热、急性肠胃炎的患者都不宜食用桂圆。
1热性体质不宜吃
龙眼性偏温补,多吃容易上火,故不适合热性体质者;
肠胃食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者也不宜吃;
因龙眼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也不合适食用。
2烟熏龙眼不宜多吃
烟熏龙眼,燥性增加,不仅破坏了补脑安神的功效,而且吃后更易上火,故建议食用新鲜或者晒干的龙眼干。
冬季节是吃龙眼的好季节,尤其是现在,天气寒冷,不少人容易因四肢血液循环差而出现手脚冰凉、面色苍白等症状,此时适当吃点桂圆,能够有效补气补血,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手脚冰凉。
龙眼?桂圆?
古代人把龙眼的圆溜溜的球状果实比喻成各种各样地眼睛,大个儿的龙眼叫龙眼,中等大的叫虎眼,最小的叫鬼眼,但现代人都统一叫做龙眼。
桂圆,别名:龙眼、荔枝奴、亚荔枝、燕卵,是无患子科植物,华南四大珍果之一。
桂圆原产于中国南部及西南部,寿命最长可达400多年。果供生食或加工成干制品,肉、核、皮及根均可作药用。果实成熟期为7~8月,鲜果呈黄褐色,富含营养,自古受人们喜爱,更视为珍贵补品。
现在俗指龙眼一般指新鲜的水果,桂圆一般指用新鲜龙眼晒干后制作而成。
龙眼将果皮剥开后和荔枝有点像,味美甘甜,桂圆没有龙眼鲜嫩多汁,但味道更为甜腻,龙眼不宜储存,只能在龙眼盛产的季节吃到,而桂圆则不分季节,既可入菜又可与药为伍。
果实营养丰富,是名贵的高级滋补品,龙眼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温,味甘,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能。主治气血不足、心悸不宁、健忘失眠、血虚萎黄等症,以及中老年虚弱、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等。
文章标签: 顶: 0踩: 0本文链接:https://www.lezhuanwang.net/kepu/7752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2023-09-02苹果13怎么截图(盘点iPhone截图的3个方法)
- 2023-09-02华为的人工智能叫什么名字(华为官方回顾人工智能简史)
- 2023-09-02圆通快递查询单号查询不到怎么办(输入快递单号查询不到物流解决方法)
- 2023-09-02华为nova7最新价格(华为nova7系列全面开售)
- 2023-09-02洗碗机怎么选择(洗碗机选购攻略)
- 2023-09-02冰箱里的温度怎么调节最冷(揭秘冰箱调节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