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赚

如何汇聚合作伙伴(教你解决合作的难题)

 人阅读 | 作者奔跑的小羊 | 时间:2022-05-30 00:33

无论是创业者,还是生意人,绝大多数人对“合伙难”这件事不仅有共识,还有深刻体会:

  1. 找到能共识认知、同频沟通的人,这本身就很困难
  2. 在一起合伙通常是,开始同心同德,逐渐同床异梦,然后同室操戈,最后同归于尽
  3. 人心叵测,人性自私,有一点利益大家都盯着,有一点风险大家都躲着,有一点责任大家都推着
  4. 时间越长,人心越拢不到一块儿,内部势力割据、相互斗争,管不了、动不得
  5. 如果老大搞一言堂,那就基本没有人会在合伙这件事上用心,只有老大一个人操心
  6. 如果老大搞民主,那就会出现各种权力争斗、利益斗争,巨大的内耗会严重耽误商机

其实,合伙难不难关键在于能否在起步时做好3点,而后期一切的难题,也都可以回到这3个点来解决。

本文,子禾将从策划的角度,分享“合伙起步,必须做好这三点”,供大家参考。

怎么解决合伙难的问题?起步做好这3点,才能有效抱团、不留隐患

 

01 正确看人:合伙创业、做生意都要先看人,要从合伙人的角度看人,而不是别的

解决合伙难的问题,起步时一定“正确看人”,这包括:

要先看人,这是第一位的:

  1. 合伙创业、做生意都要先看人,再看其他,看人是第一位的
  2. 成熟的创业者不会跟陌生人合伙,只会跟认识的,有关系基础的人合伙
  3. 合伙不是投资,投资者先看趋势,后看人,最后押注赛道、投资多个创业者
  4. 合伙创业、做生意,是要天天摸爬滚打在一起的,是押上自己去赌明天
  5. 所以,合伙这件事,要先看人,看大家能否“臭味相投、融为一体”
  6. 要警惕“味道”就不对的人,一旦进入团队,很可能会被一只老鼠坏一锅汤
  7. 很多合伙团队,为解决一时的资金、技术等问题,引入明知道不合适的合伙人,其实是饮鸩止渴,引狼入室,如果后期没有足够的手腕,就要吃“请神容易送神难”的苦头

要会看人,从合伙角度看:

  1. 看人的“看”,不是各凭经验、喜好去看,而是要从合伙人的角度去看人
  2. 所谓合伙人的角度,是指看人有没有合伙做大事的格局,有没有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等等
  3. 要避免一叶障目,被专业能力、某些特质、个人品质、情怀打动,而忽略合伙能力的不足
  4. 不知根不知底的人在一起,谁都会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示给其他人,隐藏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5. 所以从合伙人的角度看人,要有一定的观察期,关系不能“热得太快”

不对的人,要敢于放弃:

  1. 人明显不对,但项目趋势、机会都非常好,怎么办?要敢于放弃这样的机会,不投就是赚
  2. 人在合伙上有问题已经露出端倪、不好沟通、自私、没执行力,怎么办?请果断放弃
  3. 合伙人是自己的亲戚、朋友,甚至是亲人,但能力确实不行,怎么办?请敢于放弃
  4. 请记住:放弃是为了活下去,活下去才有希望

看人的重点,是看合伙人老大:

这个人有没有“不疯魔不成活”的劲头儿,有没有专注、聚焦、全力投入在合伙的这件事上,再要看合伙人老大有没有格局、胸怀,有没有学习能力、反省能力,还在不在成长!

而看其他合伙成员,要看专业能力是否优秀,通用能力如沟通、组织、协调能力是否良好,合作能力、个人学习成长能力是否合格。

举个例子:

在合伙看人这件事上,阿里创业之初,年薪百万美金的蔡崇信看中马云,追随马云的故事最为经典。

当年蔡崇信看中马云主动要求加入,马云也是惊呆的,因为他当时能提供给蔡崇信的月薪只有500元。

而另一位自带光环的人物罗永浩,在决定做手机之前就因为口才了得积累了大量的人气和知名度。

罗永浩做手机,各路投资人先后为锤子科技投资了超过10亿,如果换做别人这根本不可能。

但投资人只看到了罗永浩身上的闪光点,比如有情怀、有口才、有追求、有信用等等,却没有站在“成为一个手机制造商”的角度去看待罗永浩。

从合伙人老大的角度看罗永浩,欠缺管理能力、欠缺运营能力、欠缺激活、驱动他人的能力、欠缺决策和自省的能力等等。

所以,做企业做手机的罗永浩失败了,做直播带货(以个人口才能力为主)的罗永浩成功了。

怎么解决合伙难的问题?起步做好这3点,才能有效抱团、不留隐患

 

02 看好项目:再好的创业项目或生意,都要能够看到趋势,看透本质、现状和问题

解决合伙难的问题,在看准人之后,要“看好项目”,这包括:

先看趋势,再看行业:

  1. 合伙难这件事,从客观原因说,是整体创业环境、营商环境困难造成的
  2. 在趋势向上的行业中,合伙这件事要容易很多,合作的不好散了再找人也能很快做起来
  3. 在趋势向下的行业中,合伙这件事会非常艰难,趋利避害的人性会让人相互撕咬、折磨
  4. 无论是合伙做老大,还是合伙做小股东,都要看好趋势,选对行业

先看人群,再看内容:

  1. 合伙创业、做生意,在一个大的、向上的趋势里,不可能全覆盖去做,比如大健康领域
  2. 合伙难不难,关键还在于“细分领域、目标人群”找得对不对、准不准
  3. 要先看人群,找那些有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的人群,比如女人、孩子、老年人
  4. 最后再看具体的内容,是为目标人群具体提供什么产品和服务
  5. 这些看准了,合伙之后要做的事难度就不大,那么合伙就不会太困难

先看模式,再看前景:

  1. 合伙难不难,比较深层的因素是商业模式,要看透商业模式的本质
  2. 值得提醒的是,很多公司搞“消费送股权”,吸引人去消费,赋予合伙人身份,其实是偷换概念,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合伙人,而是把消费者变相成为“渠道商”而已
  3. 商业模式决定合伙这件事有没有“做大”的潜质,也决定合伙这件事,是以外部快速扩张为主,还是以内部磨合消耗为主
  4. 作为合伙人老大,要找到更容易、更好的商业模式,才能建立起合伙团队,否则即便建好,也必定举步维艰

把项目看好、选好、做好,是决定合伙难不难的基础:

合伙的本质是要做事,把项目做好,把生意做旺,至少要有做好的趋势和希望。

把合伙的事业做好,现金流好,趋势也好,合伙人老大即有实力满足任何人,也有底气收拾任何人,而合伙成员也会倍加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举个例子:

郭德纲遭遇搭档离开、徒弟背叛的事情不少,比如李菁的离开、曹云金和何云伟在关键时刻的背叛。

虽然后来也有人离开德云社,但发生的概率极小,被曝光的几率也更小。

目前德云社的运营已经开始走向了企业化、规范化,但是这一切的基础都是郭德纲带领下的德云社持续火热。

否则请试想一下,如果德云社被观众冷落,甚至抛弃,那么这些成熟起来的众弟子们,比如岳云鹏、张云雷、秦霄贤等,是会留下来和郭德纲坚守德云社,还是会离开?

合伙事业趋势向上就一团和气,趋势向下就会有人跳出来“趁你病,要你命”,这就是人性!

怎么解决合伙难的问题?起步做好这3点,才能有效抱团、不留隐患

 

03 建立规则:合伙合的是规则,建立好规则才能有效抱团,不留隐患才能少出问题

解决合伙难的问题,要“谈好规则”,这是决定合伙成败的关键:

合伙,不能没有规则:

  1. 出钱规则必须明确:出多少钱、各占多少股,必须公平合理,有明确的协议
  2. 出力规则必须合理:如何分工、怎么干,各自担负什么责任,有明确的安排
  3. 分钱规则必须清晰:留多少、分多少、怎么分、多长时间分,有明确的计划
  4. 管理规则必须敲定:谁负责管理、管理人与投资人谁说了算,有明确的落实
  5. 罢免规则必有预案:哪些情况才能启动罢免程序、请人出局,有明确的预案
  6. 进入退出规则必须约定:怎么进入怎么退出、溢价还是折价,有明确的约定

规则,必须不断迭代:

  1. 任何事有规则就会有漏洞,就会有人为了利益钻规则漏洞,合伙这件事也不例外
  2. 所以,合伙人团队必须有共识和约定,出现规则之外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3. 同时,一旦发现漏洞,合伙人团队必须能够亡羊补牢、弥补漏洞、升级迭代规则

明规则和潜规则,都要有:

  1. 合伙的规则,有明规则和潜规则,明规则包括章程、规章、制度、流程、标准等等
  2. 潜规则包括内部传统、文化、氛围,以及为了防止规则漏洞,而刻意空白或模糊的地方
  3. 合伙人之间,只有明规则,什么都追求清楚明白,那整个团队必将举轻若重,难以成事
  4. 如果只有潜规则,则合伙人老大利益最大,因为最终解释权都在老大那里,则合伙人团队必将分裂、各据一方、对老大各种明面讨好、暗里威胁,最后弄成“宫斗剧”
  5. 解决的方法是,两种规则都要有,主体以明规则为主,合伙人老大掌握的潜规则,要用到确保合伙人整体利益上来,而不能是为谁谋取私利

举个例子:

《水浒》中,宋江带领梁山好汉走上自取灭亡的悲剧,其根本原因在于前任“晁盖”在死前,没有明确指定继承人,这才让以“诏安”为信念的宋江钻了空子、上了位。

阿里的前合伙人之一蒋凡,在个人情感问题被闹上热搜之后,阿里对蒋凡的一系列处理,既有权宜之计,也有长远打算,而阿里在此后的合伙人规则中,必定也会补充上对此类事件的预防规则。

合伙合的不是人情、感情、关系,而是规则,这是合伙的核心,没有之一:

合伙前期,合伙人中必须有人做绝对的老大,建立起强势的规则,推动合伙事业的发展。

合伙中期,合伙人必须用完善的规则,建立起稳固有力的合伙团队和管理层,支撑起合伙事业的各个板块和总体运营。

合伙后期,合伙人必须能迭代规则、推陈出新、自我革命、用规则打造好文化,才能让事业传承有序和保持长青。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