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赚

儒家思想核心(儒家思想核心内容是哪两个字)

 人阅读 | 作者xiaosong | 时间:2023-08-29 09:38

儒家的思想核心是“权”:通过积极地思考和判断选择去行道

孔孟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权”字应该可以代表。权就是权衡、权变,实际上就是要积极的进行思考、进行判断、进行选择,然后把义理、道义、义的原则去落实,落实到现实中去。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正确的选择。

一定要跟随着外界的变化要相应的做出变化,所面对的实际情况不同,你的策略也应该不同,所以这个权它有变的意思。但是在变中也有不变,有变又有不变。变的是外境以及你的相应的应对策略,你的行为要变。不变的是什么?内在的原则,这些原则就是进行判断和选择的标准,就是义理、道义、义。

道不变,义不变,理不变,但是事在变,这就是权。这是儒家的核心,孔孟之道的核心。

孔子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意思是,一起学习的人,并非都能够得道、悟道;对已经得道、悟道得人,并非都能够坚定意志去行道;即便能够做到坚定意志去行道,也并非都能够做到权,即根据现实,积极而独立地思考、判断和选择,将道的原则合理地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这意味着,孔子认为,“权”既是为学的最高境界,也是为学的最终目的。学习是为得道,得道是为行道,而权则是行道的具体方式。

孟子也同样重视权,他说:“执中无权,犹然执一也”。“执中”就是“立”,就行行道,一定包含着权。如果不会“权”,“执中”就变成了“执一”。“执一”就是将道看成机械的教条,将行道看成对教条的机械的服从、遵守,类似于毛泽东说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

那么我让大家来看一下权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权这个字是一个木加上一个,这边是观察的观的母字,整个的意思就是观察木。木是什么?木是秤、秤杆。所以“权”所描述的就是用称东西那个场景。

用称东西是是一个动态的判断过程,要不停的移动秤砣来让秤杆平衡。当秤杆平衡时,秤砣所对应的刻度,就是重量。称就是道,是标准、原则,称量的过程,就是动态地将物与这套标准相合的过程。

因此,用称称量的过程,非常能够形象地展示,何为道?何为行道和权。道是静态的原则,犹如称。而行道的过程则是一个基于道的原则,积极地判断的动态过程,是一个积极的判断和选择的过程。

这意味着,“权”、“行道”的最大敌人,就是将道看成外在的条款,而机械地固守,不会动态地判断和选择,忽视和脱离实际。这就是孟子所反对的“执一”。

《论语》中也有很多话来表示反对这种机械的固守,反对“执一”。比如说孔子讲的“无可无不可”,就是不要坚持一定要怎么的,也不要坚持一定不要怎么样。也就他两头都否定了,可和不可,你如果固守都不行,你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地决定。

还有“无适无莫,义之与比”。“无适无莫”就是“无可无不可”。 “义之与比”就是“权”,就是将现实与义进行比对,依据现实做出合乎义的决定,然后进行行动。

还有“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这“四勿”就是破除掉一切机械地坚持、固守,破除掉一切的“执一”,然后实现积极地“权”。这是从反面去说权,去保证权。

勿意,就是不要提前和凭空臆断、瞎猜;勿必,就是不要有成见;勿固,就是不要固执、固守;勿我,就是不好太自我,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

其实,“中”字与“权”基本是同义词。

中的甲骨文,它是一个横,然后这两头是一个动态的,像水一样的东西。其实这个字就在表示什么?这是一根横木,木头,两边都动,中间有一个支点。所以我的理解也是他是在表示在用称称东西时,求得平衡这个过程。

中不中就是求得平衡,所以这个中也是动态的。中的原意保持最好的,就是现在的河南的方言,“中不中”,就是在表示一个判断,它是个动态的。

所以中和权基本同义,甚至在字源上是同源的。

所以我们传统上也非常重视中,你比如中庸。庸其实就是相当于道,是原则和标准,也是静态的。中庸的话就是合乎道,就是包括了动态的判断,在动态中与道比对,做出合乎道的行为。因此,“中庸”就是“权”。

“中国”之“中”,它并不是地理位置上的中,而是中庸的中,也是行道、权。因此中国的真实含义是“行道之国”、“权国”、“道义之国”。

最能够反应 “权”的思想就是易经。

易经的易有三重含义。第一重含义变化,这个变化是什么?就是外境,是实际情况,用阴阳或者吉凶来表示。阴和阳,吉和凶,都是在不停的相互转化。

易得第二重含义是不变,不变的就是道,就是义。然后以道、义为基本原则和标准,对外境进行积极地思考和判断,做出合乎道义的选择和行动。这就是权,具体在《周易》中,就是“贞”。

《周易》爻辞经常会出现“贞凶”、“贞吉”, 吉、 凶代表变化的外境,或吉或凶。但是,无论吉凶,都要积极地去“贞”,去“权”。 贞中是包含着权的,但是贞更强调对道的原则的坚持,无论外境是吉是凶,都是坚持,尤其是凶的时候更要坚持。

易经中对变化发挥到了极致。我们说一阴一阳,阴和阳是分开的两个东西,但在易经的卦象中,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其实是阴阳一体的。

阴中其实就包含着阳的因素,从阴到阳的变化,并非外在的从阴到阳的变化,而是内在的由阴的因素向阳转化。

我们讲物极必反,就是阴极必阳,是内在的阴阳的相互转化。易经没有一个绝对的、孤立的阴,也没有绝对的、孤立的阳。也就是说,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持续不断的,是连续的、绝对的。

为了表达阴阳的一体性和变化的内生性。《周易》乾卦和坤卦两卦中,在六爻的之后,专门设了一个“用九”和“用六”。

“用九”就是说阳爻里边它其实是包含了阴的,并且会自动发生阳极必阴的变化。“用六”是说阴爻里面其实是包含了阳的,并且会自动发生阴极必阳的变化

易经的变化是时时刻刻在变,是连续性的变,是极致的变。所以,《中庸》说“君子时中”。 时里边就包含着变化,能够在持续变化的时间中,正确判断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因此,我们这种“权”的思想是很古老的,也是很核心的,与易经同时产生。

还有一点就是一个10君子时中,他这个10里边就包含着变化,就是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时间到了就讲这么多,。

儒学的核心概念

唐晓敏

儒家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是儒家思想理论的创立者。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他是贵族的后代,本人又是一个平民。这都对孔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或现或隐的影响。

孔子继承了周代贵族精神。周代是一个礼治社会,有着礼乐教育的深厚传统。《左传》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利后嗣者也。”礼包含了人类政治、宗教、社会生活个方面的规范。钱穆先生在《论春秋时代人之道德精神》一文中指出“春秋时代,中国社会上之道德观念与夫道德精神,已极普遍存在,并极洋溢活跃,有其生命充沛之显现。孔子正诞生于此种极富道德精神之社会中”孔子是特别重视“礼乐”的。“礼”是本质是对他人的一种“敬”的态度。当代学者彭林讲:“礼的核心思想的敬,对人、对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都需要有一种恭敬心,这是立身的根基。《孝经》所说:“礼者,敬而已矣。”意思是说,所谓“礼”,不过是一个“敬”字罢了。《礼记》开篇的“毋不敬”,唐代著名学者孔颖达解释说:“行五礼,皆需敬也。”古人将所有的礼仪归结为吉、凶、宾、军、嘉五类,习称“五礼”,孔颖达说,行五礼,必须怀有敬意。朱熹认为,“毋不敬”三字可以看作是全篇的总纲。(彭林:《家教与门风》,第15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年)这是春秋贵族精神品格的重要表现。孔子正是继承了周代的“礼”的精神。

在周代社会,“礼”与“乐”不能分开。在周代社会,“乐”包含的内容很广,音乐、舞蹈、诗歌都属于“乐”。孔子特别重视“乐”在优美人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孔子谈到优美人格形成的过程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是人格的完成。

孔子既重视“礼”,又重视“仁”,在仁与礼之间,孔子更重视的是“仁”。“礼”的思想是孔子对春秋贵族社会思想的继承,而“仁”则反映着春秋末期社会的变化,体现着古代的人本主义精神,这是孔子思想的本质。据杨伯峻先生的研究,春秋时期较少言“仁”。《左传》言“礼”达462次,言“仁”仅为33次,但在《论语》中言“礼”为75次,言“仁”则多达109次。由此看来, 孔子批判地继承春秋时代的思潮,不以礼为核心,而以仁为核心,而且以为没有仁,也就谈不上礼,所以说:“人而不仁,如礼何?” 孔子思想以“仁”为核心, 孟子正是发挥了孔子“仁”的思想,因此孟子与孔子最为接近。《孟子》一书言“礼”64次,言“仁”多达157次 。可以说,“仁”是孔子与孟子思想的共同核心。后代的儒者都继承了孔子的仁爱的思想。唐代的韩愈在其力作《原道》开头就说:“博爱之谓仁”。宋代张载在《西铭》中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提出了“民胞物与”的命题。这个命题的精神实质是泛爱一切人和物,所有的人多是自己的同胞,大自然的一切生灵都是自己的朋友。明代王阳明也认为,人与万物为一体,因此人对万物都有情感。“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为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是故见孺子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心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见瓦石之摧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与瓦石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王阳明:《大学问》)

儒家的仁爱思想,不仅被后代儒学思想家所继承,同时也影响到了文学艺术家。在这方面,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杜甫是用关爱之情对待他人乃至大自然的一切生灵的。杜甫认为大自然养育了人类万物,对此他满怀感激,在《北征》诗中写道:"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大自然仿佛是万物的父母,不择好丑,一律加以护持。美丽的河山也是向人类敞开胸怀的:“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后游》)。同样,人类、特别是圣贤应与天地同心。在《过津口》一诗中说:“白鱼困密网,黄鸟喧嘉音。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他自己也是这样作人的:“枣熟从人打,葵荒欲自锄。盘餐老夫食,分减及溪鱼。”(《秋野五首》)大自然赠与我们的东西,本应与万物分享。诗人认为应该这样理解自然,所以他写道:“易识浮生理,难教一物违。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秋野五首》)。杜甫体会到人应该与万物同体同在:“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夏夜叹》),万物都有生存的权利。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对于动植万类、特别是对其中不能抵御弱肉强食的弱小者,杜甫是充满同情的。这在《观打鱼歌》和《又观打鱼》有充分的描写:“小鱼脱漏不可记,半死半生犹戢戢。大鱼伤损皆垂头,屈强泥沙有时立。”诗人对食鱼者说:“鲂鱼肥美知第一,既饱欢娱亦萧瑟。君不见朝来割素鳍,咫尺波涛永相失!”你刚刚吃下去的鱼,如果不被捕获,也许正相忘于江湖呢!

唐代另一位重要的文学家韩愈,也是这样。想到韩愈,我们心中浮现的,大概一个严肃的学者、官员的形象。甚至有点“道貌岸然”。但实际上,韩愈感情很丰富。他很有同情心,对民众的苦难非常关切。唐德宗贞元十九年,韩愈已36岁,好不容易做了朝官,与柳宗元、刘禹锡等同为监察御史,这个官刚刚当了两个月,就因上《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而被贬到广东的阳山。而他之所以上书朝廷,首先就源于对民众苦难的深切同情。关于当时的情形,他在诗歌中写道:“有司恤经费,未免烦征求。富者既云急,贫者固已流。传闻闾里间,赤子弃渠沟。持男易斗粟,掉臂莫肯酬。我时出衢路,饿者何其稠。亲逢道边死,伫立久咿嚘。归舍不能食,有如鱼中钩。”(《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员外翰林三学士》 )“归舍不能食,有如鱼中钩”,民众的痛苦,在韩愈那里感受到的,几乎是自己的肉体的痛苦。

韩愈有一篇散文叫《画记》,历来受到很高的评价。但研究者似乎很少注意到,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源于同情心。韩愈同情文中那个失去这张名画的人,因慷慨地将画还给失主。故写这篇《画记》作为对画的纪念:“贞元甲戌年,余在京师,甚无事,同居有独孤生申叔者,始得此画,而与余弹棋,余幸胜而获焉。意甚惜之,以为非一工人之所能运思,盖集众工人之所长耳,虽百金不愿易也。明年出京师,至河阳,与二三客论画品格,因出而观之。座有赵侍御者,君子人也,见之威然,若有感然。少而进曰:“噫!余之手摸也,亡之且二十年矣。余少时,常有志乎兹事,得国本,绝人事而摸得之,游闽中而丧焉。居闲处独,时往来余怀也,以其始为之劳而夙好之笃也。今虽遇之,力不能为已,且命工人存其大都焉。”余既甚爱之,又感赵君之事,因以赠之,而记其人物之形状与数,而时观之,以自释焉。”

韩愈不仅仅是对民众有这样的关爱之情,他对动物也怀有同情心。他有一首诗《病鸱》,写自己救助一只鸟的过程:“屋东恶水沟,有鸱堕鸣悲。青泥掩两翅,拍拍不得离。君童叫相召,瓦砾争先之。计校生平事,杀却理亦宜。夺攘不愧耻,饱满盘天嬉。晴日占光景,高风恣追随。遂凌鸾凤群,肯顾鸿鹄卑。今者命运穷,遭逢巧丸儿。中汝要害处,汝能不得施。于吾乃何有,不忍乘其危。丐汝将死命,浴以清水池。朝餐辍鱼肉,暝宿防狐狸。自知无以致,蒙德久犹疑。饱入深竹丛,饥来傍阶基。亮无责报心,固以听所为。昨日有气力,飞跳弄藩篱。今晨忽径去,曾不报我知。侥幸非汝福,天衢汝休窥。京城事弹射,竖子不易欺。勿讳泥坑辱,泥坑乃良规。” 韩愈的这种仁爱之心,甚至还表现在对待无生命的器物上。他的好友李观,使用一块砚台多年,后来这砚台被书童不小心摔坏,李观使用它多年,对砚台有了感情,没有随意把砚台丢掉,而是带回京师,埋了起来。韩愈为此专写了《瘗砚铭》:“陇西李观元宾,始从进士贡在京师,或贻之砚。既四年,悲欢穷泰,未尝废其用。凡与之试艺春官,实二年登上第。行于褒谷,役者刘允误坠之地,毁焉。乃匣归埋于京师里中。昌黎韩愈,其友人也。赞且识云:土乎成质,陶乎成器。复其质,非生死类。全斯用,毁不忍弃。埋而识,之仁之义。砚乎砚乎,与瓦砾异。(《瘗砚铭》)

儒家思想中,“忠孝”思想也是非常重要的。“忠”,《说文解字》讲:“忠,敬也,尽心曰忠"。人要做到竭诚尽责就是忠的表现。在政治方面,在君臣关系上,臣对君竭诚尽责,这也是“忠”的表现。在这方面,孔子主张臣忠于君,但这种“忠”又是有条件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即臣忠于君需要以君王对自己以礼相待这一条件。后来孟子说得更为直接。孟子讲:“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离娄章句下》)

儒家的忠,其实更是要求臣从国家、百姓的利益着想,而并非为君王的私利着想。故后代儒者有“大忠”的说法。宋代,寇准为了国家利益,几乎是强迫宋真宗亲赴前线。对此,范仲淹评价说:“寇莱公当国,真宗有澶渊之幸,而能左右天子,如山不动,却戎狄,保宗社,天下谓之大忠。”(《范文正公集》卷五《杨文公写真赞》)在范仲淹看来,天下谓寇准大忠,正在于他“能左右天子”。以能够左右天子为大忠。

孝的观念,也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观念。“孝,如这个汉字所显示的,意味着子代对于老去的亲代的照顾、尊重、怀念和继承。”孝道具有内外两重的意义。“对内是借以启发仁心的自觉,对外是借以象征对整个人类社会以及历史文化的关顾。在孔子心中,一个理想的人格是应朝着这内圣外王两面都充分推扩的,而其培养训练的始端便是孝道。”“吾人一切所作所为,都愿对往古来近今的祖宗(以至于天)与子孙负责,以护持此即继世不绝的大生命的心情,便叫作孝。”(曾昭旭:“孝道观念的发展”,见黄俊杰主编:《中国人的宇宙观》,第143页,黄山书社2012年)这就是说,孝,不但是对父母的尊敬照顾与顺从,同时,孝之中包含对人类生命的理解:人的生命中有小生命,有大生命。孝是培养人的大生命的意识的。即让人认识到自己前有无数代的祖先,后有无数代的子孙。自己在人世要对得住祖先,也对得住子孙。“事亲的意思,即在使吾人有限的现实人生,得以与无穷的宇宙生命、历史生命具体衔接。……孝道,便将这等差之爱的始点定在父母身上,一面以事亲的孝行作为象征此深情大愿的具体实现,一面则以父母为自天以下,包含一切人类的永恒生命的代表。”儒家认为,孝是仁的根本。《论语》讲:“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儒家经典《礼记•中庸》讲:“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孟子讲:“亲亲,仁也”(《孟子•尽心上》)为什么说孝是仁的根本,对此,王阳明做过很好的解释,《传习录》中对此讲到:有学生问:“程子云:‘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何墨氏兼爱,反不得谓之仁”?对此,王阳明这样回答:“此亦甚难言。须是诸君自体认出来始得。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瀰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所以生生不息。如冬至一阳生。必自一阳生,而后渐渐至于六阳,若无一阳之生,岂有六阳?阴亦然。惟有渐,所以便有个发端处。惟其有个发端处,所以生。惟其生,所以不息。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发端处。抽芽然后发干。发干然后生枝生叶。然后是生生不息。若无芽,何以有干有枝叶?能抽芽,必是下面有个根在。有根方生。无根便死。无根何从抽芽?父子兄弟之爱,便是人心生意发端处。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爱物。便是发干生枝生叶。墨氏兼爱无差等。将自家父子兄弟与途人一般看。便自没了发端处。不抽芽,便知得他无根。便不是生生不息。安得谓之仁?孝弟为仁之本。却是仁理从里面发生出来”。

儒道佛思想共同影响了中国人的处事方式!形成了三大核心原则!

中国文化是综合型的文化,或者说是融合性的文化,因为中国文化的基因中,有儒家的影响,有道家的影响,有诸子百家的影响,还有来自古印度但被中国文化改造之后的佛家的影响,可以这么说,在中国人的心中,端坐着孔子和孟子,他们的儒家精神让中国人变得更加理性和进取,变得更加讲究秩序但更加服从于权威,端坐着主张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老子和庄子,道家哲学让中国人在失意的时候,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原来这个世界和人生,成功与失败,高贵与卑贱,都是一样,庙堂之上和田野之中,也是一样,那还不如远离是非清净原野了。在中国人的心中,当然还有释迦牟尼的影子。佛家讲究的转世之说,深刻契合了中国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这辈子不好了,还有下辈子。高官之人下辈子也许会进地狱,而我也许会进入西方极乐世界。这都是幻想,但是没有幻想,未来将会怎样?所以,中国的儒道佛文化,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儒道佛的文化,早已经成为我们的骨头成为肌肉,成为须臾不可分离的灵魂。而纵观中国人的处世之道,也就是中国人的文化精神,无非是三大原则,正是这三大原则,让中国成为中国,让中国人成为中国人!

第一,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精神都是来自《易经》。《易经》是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源头。自强不息意味着我们要积极进取努力奋斗,而厚德载物则是告诉我们,在向前跑的时候,也不要跑得太快,要慢一点等等自己的灵魂。要象大地一样宽容,可以容纳万物,要有大地一样的胸怀。

第二,是居安思危与时俱进的人生精神。“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同样是《易经》中所说的,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要小心谨慎,要随时警醒自己。同时,还要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化,随时校正自己的行为和想法,这叫做与时俱进。

第三,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中国人行事做人的总原则,也是儒家思想最核心的原则。这种人生的精神,是追求不过头,不偏执,不极端,做人做事要理性,要温和。中国人缺乏宗教精神,当然也没有宗教迷狂。在中庸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人活得很明白很现实很理性。无论做什么,我们往往思考的是有用吗,往往思考的是可行性,这能行吗?中庸思想让中国人变得稳扎稳打,但也失去了强烈的探索精神!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