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赚

乾坤是什么意思(乾坤玉手镯)

 人阅读 | 作者youmizhuan | 时间:2023-08-30 16:58

从太极经二仪、四象的演变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它可以理解为宇宙整体的发展,但也可以理解为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因此,事事都有太极,事事都有阴阳。同时,事物的发展从开端到终结,同时也会从终结回到开端。只是当事物如此发展的时候,它才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

在所有阴阳现象中,天地亦即乾坤是最根本的

乾坤被理解为通往《周易》奥秘的门户。“乾坤,其《易》之蕴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在此,乾坤和易是不可分离的。这在于,乾坤作为天地,一个是纯粹的阳,另一个是纯粹的阴。

因此,乾坤就可以等同于阴阳。一切阴阳大化不过是乾坤的变化而已。“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乾坤在空间上是无限的,在时间上也是无限的,故它就是宇宙的奥妙。

虽然阴阳和乾坤有如此非同寻常的关系,但它们仍然是有差别的。前者是形而上者,后者是形而下者。“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道与器显然是不同的。但不同在什么地方?一个最直观的差异就在于无形和有形。

阴阳作为道,是无形的,遮蔽的,甚至是不可思考和不可言说;乾坤作为器,是有形的,显现的,是可思考和可言说的。但道与器的形而上和形而下之别还意味着规定和被规定的差异。道是器的规定者。前者是后者的根据和原因。尽管这样,但道要表现为器,器要去表达道。于是,道器要统一成一体,正如阴阳和乾坤是同一的一样。

阴阳之道作为天地之道在根本上是阴阳的关系之道。故揭示阴阳之道关键在于揭示阴与阳之间是如何建立其关系并变化的。

阴与阳虽然是作为天地间的对立因素,是差异的、矛盾的,但也是同属一体的。在天地开端前,是阴阳未分的混沌或者是太极。在天地开端后,即使是阴阳已分,它们也是共生的、互补的。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如果没有阴的话,那么阳也将不存在。反之亦然。这就是说,阴阳都是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身存在的条件,同时也将自身作为对方存在的条件。这种互为条件就否定了或此或彼的存在,而是一种共在。

当然,阴阳的共在并非是一种机械式的并列,而是彼此感应的,交流的。“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天地的阴阳是交感的,也就是彼此感应对方存在的。一方面,阳走向阴;另一方面;阴接纳阳。正如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一样,《周易》中出现了一个定律,凡阳爻之行,遇阳爻则阻,遇阴爻则通。阴阳的交感使各自包括了对方的存在,亦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作为如此,它推动了天地万物的发生和发育。

在阴阳的交感过程中,事物会产生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也就是阴阳自身不再保持为自身,而是转化成其对立面。于是,阴变成阳,阳变成阴,阴阳互变。“《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这种变易的思想是《周易》的核心,并贯穿其始终。

就六十四卦的每一卦而言,其六爻都是变化的。乾坤两卦作为纯阳和纯阴的存在描述了纯阳和纯阴自身的变化,那些阴阳交错的卦更是突显了阴阳之变。从初爻到上爻的六爻不是阳转向阴,就是阴转向阳。就六十四卦的整体而言,从前卦到后卦的过程也是变化的。无论是关于自然的卦象,还是关于人类的卦象,它们都是被阴阳的变化之道所规定。

易的阴阳变化之道的根本在于生生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这种易的生生之德正表明了天地的生生之德。

《周易》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所谓生就是生成,是矿物的演化、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繁衍和人类的生育。生生就是生而又生,生而再生,生生不息。这就是说,天地万物的生成不是有限的,而是无限的。按照这样的理解,天地既不是上帝或者神灵的创造,也不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和异在,而是一个没有绝对主宰的自然而然的过程。同时,生生既不源于何物,也不为了何物,只是本然如此。天地万物自身只是以自身为原因,以自身为目的。

《周易》对于生生的过程有一个图式化的说明。“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这本身虽然是《周易》的占卜的程序,但也被理解为宇宙生成的过程。太极是最本原性的开端,是阴阳未分的原初状态。两仪则是太极分化而来的阴阳二气。由此继续分成四象,即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八卦就是天、地、山、泽、风、雷、水、火八个事物。

从太极经二仪、四象的演变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它可以理解为宇宙整体的发展,但也可以理解为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因此,事事都有太极,事事都有阴阳。同时,事物的发展从开端到终结,同时也会从终结回到开端。只是当事物如此发展的时候,它才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

本文节选自《论国学》(外文版:《论中国智慧》),作者系武汉大学哲学教授。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标题为编者所加。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