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上新了,故宫》的热播,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故宫参观。可看着故宫里的石狮子头顶40多个“疙瘩卷”,与现实中的长发飘逸的狮子完全不一样嘛。故宫门前的石狮子,为何都“烫”着卷发呢?

其实石狮子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卷发的。狮子本是外来物种,第一次踏进华夏热土是在汉代。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章帝章和元年,月氏国和安息国遣使献师子。章和元年,西域的月氏国和安息国,派遣使者送来了师子。其中的“师子”,就是狮子。皇上一见狮子,霸气侧漏的外形瞬间被征服,狮子便成了皇宠。

皇上喜欢的,大臣自然也喜欢。但狮子数量稀少,于是大臣们凭借想象力制造出了各种形态的石狮子。最早的石狮,是在建和元年大臣武氏的墓石中发现的,位于山东省嘉祥县。这一时期的石狮子,多是以猛虎为原型雕刻,还不具有卷发特征。

而狮子正式烫起一头大波浪,则是从唐朝流行起来的。唐朝时期国力鼎盛,西域各国纷纷进贡狮子。爱狮狂人唐太宗还特意让虞世南作《狮子赋》、阎立本作《狮子图》以便观赏。啊~你看这狮子~这威武~这霸气~

久而久之,狮子画像流传到宫外,于是民间的石狮子也变得更加写实化。工匠们还会将雄狮的发型改为螺旋式的卷毛,而雌狮则是披肩发的造型,以此来分辨雌雄,于是卷发石狮子就诞生啦。

直到明清时期,狮子的“疙瘩卷”才得以运用到极致。明清时期石狮子在民间随处可见,为了彰显皇帝的石狮子才是最好的,石狮子的发卷数量便被分成了三六九等。地位越高的人,门口摆放的石狮子发卷越多。如一品官员家里可以摆放13个发卷的石狮子,二品官员则可以摆放12个发卷的石狮子,以此类推。而对于七品以下的官员和普通百姓,家里就不允许摆放守门狮子了。而故宫作为皇家宫殿,里面的石狮子发卷是最多、最大的,足足有45个,象征着九五之尊,五九四十五个发卷。

不仅是中国,狮子图案、雕塑几乎遍布世界各国。这是因为古代狮子分布范围极广,遍布欧亚非三块大陆,大量狮子图案雕像应运而生。非洲的埃及狮身人面像,亚洲孔雀王朝的狮子国徽,欧洲古希腊的狮子画像等等。

其次,狮子是百兽之王,各国君王自然将狮子视为王权的象征,对它情有独钟。如英国的理查一世就因勇猛善战,被称为狮心王。并且直至今日,还有37个国家的国徽上印有狮子图案。

不得不说,石狮子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被国人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石狮子不仅仅是雕塑,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