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赚

血氧仪的用途及功能(正确使用脉氧仪的方法)

 人阅读 | 作者舞动奇迹 | 时间:2023-09-05 22:18
 

氧和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人体内储存的氧极少,正常健康成人氧储备约为1500毫升。在静息状态下,人体每分钟氧耗量约为250毫升,缺氧5分钟即可对大脑造成不可逆性损伤。因此,及时准确地判断人体是否缺氧是十分必要和紧要的。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指甲甲床、指端皮肤、口唇和眼结膜的颜色,大致评估人体是否缺氧。但最准确评估人体是否缺氧以及缺氧程度的方法是抽取一定量的动脉血(通常是桡动脉或股动脉血)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然后通过测定动脉血氧气分压(PaO2)以及动脉血血氧饱和度(SaO2)来判定。这属于一种有创性检查,而且还需要特殊的检测设备,只能在大型医院相关科室进行。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种无创检查设备——脉搏血氧仪,又称“脉氧仪”“血氧夹”“指氧仪”(以下简称“脉氧仪”),在社区医疗机构和家庭中逐渐普及。该设备可用于判断人体是否缺氧以及缺氧程度。如何正确地使用脉氧仪和准确地判断机体是否缺氧和缺氧的程度是大家需要了解的。

 

 

哪些情况会影响数值的准确性

 

现在市面上销售的脉氧仪具有小巧轻便、耗电量低(内有电池)、屏幕高清、即时显示、不操作时自动关机等特点。

 

脉氧仪的具体使用方法很简单,只需将食指或中指末端插入到检测仪的检查孔内,即刻就可看到脉氧饱和度(SaO2)的数值,同时还可显示脉搏频率。

 

具体要求:使用前,务必将手指清洗干净。

 

注意事项:如果指甲过厚或粗糙,指端皮肤干燥、过厚、皲裂都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低估)。

 

此外,如果手指末端血液循环水平低(如心力衰竭、休克时),脉氧饱和度也会降低。

 

 

哪些指标可判断是否缺氧

 

为使大家对缺氧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下面介绍两种用于判断机体缺氧和氧合水平的指标。

 

动脉血氧分压(PaO2):指动脉血内游离状态的氧产生的分压,单位为毫米汞柱,正常值为80~100毫米汞柱。PaO2的正常值会随着受试人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指动脉血中的血红蛋白与氧实际结合的数量与动脉血中血红蛋白与氧所能结合的最大量之比。通常,由于种种原因,人体内的血红蛋白不会100%与氧结合,所以SaO2的正常值为95%~99%。

 

这两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直线相关,而是一个指数曲线关系。当PaO2处于100~120毫米汞柱时,SaO2基本处于缓慢上升状态;当PaO2处于60~100毫米汞柱时,SaO2与PaO2才处于近似直线相关状态。正常情况下,每100毫升动脉血含有20毫升的氧气,每1克血红蛋白实际上只能结合1.34毫升的氧气。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检测SpO2间接反应机体实际的SaO2。研究表明,大多数情况下,SpO2与SaO2相关性很好,可以应用脉氧饱和度检测代替动脉血气分析观察和评估人体氧合水平。

 

通常,SpO2>95%即可认为机体血氧水平正常,不存在缺氧。如果SpO2<95%,则认为机体可能存在低氧。如果SpO2为90%,则相当于PaO2为60毫米汞柱,提示机体存在明显缺氧。

 

 

缺氧的原因有哪些

 

目前认为,缺氧通常与以下3个方面有关。

 

1.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肺泡通气量下降,其后果是既可引起缺氧,又会引起二氧化碳潴留和呼吸性酸中毒。

 

2.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肺内肺泡通气量/肺循环血流比率失调,其正常值为0.8,高于或低于这一比率均会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具体后果不同,包括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3.肺弥散功能降低主要引起缺氧。

 

 

 

要正确看待脉氧仪检测结果

 

 

 

 

 


人体缺氧可以通过脉氧仪检测出来。但做脉氧检测时,SpO2正常不一定代表机体不存在缺氧。不仅仅肺的结构和功能受损可以导致缺氧,人体的心脏功能、血液循环状态和血红蛋白的含量均与机体组织是否缺氧息息相关。比如,如果人体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血红蛋白水平下降),这时尽管SpO2正常,但是由于机体内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可与氧气结合的血红蛋白数量减少,体内的氧合血红蛋白数量必然减少,同样也会导致缺氧。

心脏功能衰竭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心脏舒缩功能障碍,使心脏每搏血量或心输出量下降,从而导致体循环和肺循环瘀血、组织灌注不良,同样也会引起机体缺氧。

有外周循环功能不良(休克)的患者当机体发生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大出血、重度腹泻)、过敏性休克等情况时,都可导致全身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引起广泛的、严重的全身组织器官血流灌注不足,也会引起组织缺氧。

大家要正确应用脉氧仪检测和全面评估机体有无缺氧及缺氧水平,千万不要一看结果正常就以为没事了。大家既要看到脉氧仪的优点,也要看到它的局限性。

 

 

 

今天的科普知识你觉得有帮助吗?

 

如果你还有其他想要了解的科普话题,欢迎给我们留言哦!

 
 
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何权瀛
编辑:刘洋 杨真宇
校对:于梦非
审核:徐秉楠 王乐民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