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送“节礼”的习惯,但凡遇到春节、端午、中秋等大的节气,晚辈们都要带上礼物回家看望父母,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礼物,春节会带很多腊肉、鸡蛋、水果等年货,端午会买上几包粽子,而到了中秋月饼是肯定少不了的。
送节礼孝敬长辈,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瑰宝,也是作为晚辈要遵循的礼数,而这些老传统都是有一定讲究的,节礼也不能随便乱送,中秋节送礼的时候,牢记“3送3不送”,尊重老传统,父母也会更开心。

第一要记住“送双不送单”
按照民间的老传统,送节礼的时候要记住礼物的数量需要是“双数”,不能是单数,双数是期盼主家“好事成双”、“好事成对”,有一个美好的寓意。送单数的礼物在很多地方会有些“不吉利”,尤其是送白酒的时候,更不能提着一瓶酒就过去了,显得太过于随意,至少也是一对才显得比较重视对方。

礼物的件数可以是2、4、6、8件,有些地方忌讳“4”,可以搭配一些简单的小礼物来“凑数”避开。
第二要记住“送礼盒不送散装”
有人说中秋节的月饼就是卖个“包装”,包装越好价格越贵,月饼不值钱,其实这样说也没错,但包装代表了一种礼数在里面,其实不单单是月饼,即便是平时送人礼物、探望好友的时候,也需要一个漂亮的包装盒子作为衬托,这不但表示这件礼物是你精挑细选过的,也是重视对方的一个具体表现。

如果给长辈送中秋节礼,拿着一个塑料袋随便装几个月饼、几颗水果就过去,礼物会看起来很低档,是会显得非常失礼的,花了钱还会落个埋怨。这和春节给父母送年货不同,年货讲究量大实惠,自然不需要精美的包装,用塑料袋装几袋排骨送过去,和装几块月饼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第三要记住“送寓意好的不送寓意差的”
有些礼物是不能乱送的,比如钟表、梨、雨伞、蜡烛、鞋、菊花等,这些都有不好的谐音或者寓意,虽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属于封建迷信,但也是民间的老讲究、老风俗,还是不要轻易去打破。

可以送石榴(多子多福)、苹果(平安健康)白酒(长长久久)、茶叶(茶余饭饱)、烧鸡(大吉大利)、挂面(长寿安康)等等,送的时候还能顺便讨一句吉祥话,让长辈更加的开心,礼物的颜色也可以侧重红色、紫色等比较富贵、喜庆的色调。

——老井说——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今年的中秋或许会有很多人回不了家,探望不了最爱自己的父母。同样是顶着天上的一轮明月,有人阖家团聚,有人望月怀远,但无论如何,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是不会消散的,如果无法团圆,记得打个电话给远方的父母,说一声:爸爸、妈妈,我想你了!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谱和市井生活,关注我,享受舒适生活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