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赚

煤山在北京什么地(120多年前的老北京城解读)

 人阅读 | 作者舞动奇迹 | 时间:2023-10-19 20:56

导语:

北京,古称“京师”,清朝时的城市规模与现在大相径庭。范围仅限于今北京二环以内,连颐和园、圆明园等皇家园林也堪称京郊。然而,在1870-1890年间,一位来自英国的大清皇家海关总税务司官员,记录下了这座城市的珍贵瞬间,其中一些照片是首次曝光的,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让我们穿越时光,一同探寻这个城市的往昔。

照片1:正阳门,19世纪末的古城壮观画卷

我们首先来到北京内城的正南门——正阳门,也被称为前门。

 

它的城楼高耸、城墙雄伟,城门前的瓮城依然完整无缺。瓮城内有两座小庙,东为观音庙,西为关帝庙。这张照片定格了1898年的画面,时光沉淀下的历史痕迹让人感慨。

照片2:四品官员的蓝呢轿,清朝时的交通规则

在清朝时期,官员乘坐轿子有着严格的规定。这张照片捕捉了一名四到六品官员即将出行的瞬间,四名轿夫合力抬着蓝呢轿。而在街头巷尾,人们以浓郁的老北京方言交流问候,这些珍贵的细节成为历史的见证。

 

照片3:大清门,曾是国门的地标

这座位于北京故宫皇城南门的大清门,历史悠久。但在1954年,为了扩建天安门广场,大清门不得不让位。它曾是明朝永乐年间的建筑,一直享有“国门”的地位。回望这段历史,我们能感受到城市的演变和发展。

照片4:总理衙门,清政府的中央机构

总理衙门,清政府办理外交、通商、海防等事务的中央机构,于1861年建立。宏伟的牌楼上悬挂着“中外禔福”的字样,照片定格于1878年。

 

这个地方曾是外交和国际事务的中心,见证了清朝时期的外交往来。

照片5:使馆区,外交的窗口

这张照片带我们回到了北京的使馆区,一些建筑隐匿于绿树之中。使馆区是一个小城,有自己的城墙和管理机构。虽然只存在了35年,但它见证了当时外交往来和国际交流的一切。

照片6:雍和宫,历史的见证者

雍和宫的一角,庄严而宁静。它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康熙四子雍亲王的王府,后改为喇嘛庙。

 

清朝时期,北京有众多喇嘛寺庙,雍和宫只是其中之一。这张1890年的照片,透露出寺庙的神秘和历史的沉淀。

照片7:崇文门内街,古老的繁华街道

我们的视线转向崇文门内街,充满热闹的景象。街道两旁的店铺林立,摆摊的遮阳棚为行人提供了遮荫之地。这里是晚清时期的繁华街道,一直充满着商业和生活的活力。

照片8:清朝茶馆,雅致的生活方式

在清朝时期的茶馆,人们品茗欣赏表演,桌上摆满了瓜子和糖果。

 

这些茶馆是北京人精致生活的象征,分布于城市各个角落。它们是社交和娱乐的场所,也是时光的见证者。

照片9:北京煤山,城市的制高点

北京煤山,高42.6米,位于紫禁城神武门对面,是制高点,也是清代的御苑。站在山上,俯瞰北京全貌,照片定格于1876年。这个角度清晰地展示了紫禁城的壮丽和城市的底蕴。

照片10:北京城墙,城市内外的分界线

这张照片带我们站在北京城墙上,远处是高大厚实的城墙,一座座方形敌台显得非常壮观。

 

城墙不仅是城市的防线,也是内外城的分界线,见证了城市的历史变迁。

总结:

这些珍贵的照片带我们回到了清朝时期的北京,展示了这座古老城市的繁荣与变迁。如今的北京已经成为现代、时

尚和充满活力的大都市,但这些照片帮助我们了解了北京的历史,以及那个时代的人们生活的方式。

北京,曾是朝代更迭、文化荟萃的城市。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巷都沉淀着岁月的痕迹,见证了历史的悠长。

 

而这些珍贵的老照片,仿佛是一扇时光之窗,让我们得以穿越回过去,亲历那个时代的生活。

正阳门的壮观城楼、四品官员的豪华蓝呢轿、使馆区的国际交往、雍和宫的神秘氛围、崇文门内街的繁华景象、茶馆里的雅致时光,以及煤山、城墙、煤山的高度,都是那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照片中的人物和场景,或许已经不再存在,但它们的记忆和历史的传承,永远铭刻在这座城市的灵魂中。

如今,现代的北京继续前行,汇聚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和创意。

 

这座城市拥有繁华的商业街区、现代化的建筑、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美味的美食,让人们留连忘返。然而,在这个现代都市的背后,是深厚的历史底蕴,是那些曾经的故事和画面,悄然流淌在街头巷尾,给这座城市增添了一层独特的韵味。

所以,对于北京,它不仅是一个现代的大都市,更是一本充满着丰富历史的书。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北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而这些照片,正是这些故事的珍贵见证。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