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以为慢性病开药受改革影响不大,结果还是大吃一惊,反正感觉医保改革随意性太大,每年都在变,今天我亲身体验一下 ,分享给大家。

慢性病就医证,审核通过很难,办证门槛很高
属地辽宁葫芦岛,类别:职工医保,退休,按当年医保规定于2015年办理糖尿病慢性病就诊证,三甲医院门槛费700,二甲医院500,企业职工医院500/2 企业报销百分之五十,250块钱(现在企业医院已经撤销)因有军属待遇,只能选择部队三甲医院开药,门槛费700。医保慢性病报销额度每月四百块钱,改革前每季度开胰岛素,降压药,降糖药,阿托伐他盯等1200块钱,个人账户支出220块钱,一年平均支付包括挂号费等900块钱,军属统筹补助44.16乘4等于179.36块钱。
改革后糖尿病具体同样的药,需要4800块钱,但是糖尿病医保补助额度降到每年3200块钱,就是多出的1600块需要个人支付,同时额度内报销执行百分之七十的比例,(原来是百分之九十) 这是三甲医院比例,二甲医院75%,社区医院85%,虽然报销比例差距还不小,但是仍然不能选择去二甲医院或者社区医院开药,因为有的药根本没有,比如部队三甲医院有集采药,二甲双胍缓释片,拜糖平,降脂药等都有,很便宜,二甲医院就需要预约,一般情况根本买不到,社区医院就更别想了,像二甲双胍没有只能开格华止,是集采药的几倍,有的药价格甚至是集采药的近十倍,表面上报销比例增加,实际上不如三甲医院。

部队三甲医院挂号,取药,看病基本比较流畅,一个小时搞定

扫码等候取药,挺方便

三甲医院便民门诊,下午不排队

挂号费医保统筹报销5.6块钱

三甲医院2023年一季度慢性病报销单据
这里面医保百分之七十报销656块钱,个人支付97.86+130.63+78.9(军属统筹补助)+184.97等于490多块钱,加上挂号费,就是说一个季度个人支付将近五百块钱,一年就是二千块钱,改革后个人账户720块钱,实际个人支出1280块钱,这里面因为这次改革辽宁省将慢性病门诊门槛费取消了,但是报销比例低了,基本上个人还是需要掏现金1280块钱,这些支出,改革前个人账户余额就够了,并且还有结余800块钱,实际上改革后个人多支出了2080块钱。超过报销额度的还不算。
假如使用门诊公济开药,4800块钱药真正能报销的不足百分之四十,因为这里面有乙类药需要个人支付,还有门诊公济葫芦岛门槛费200块钱,因此门诊公济后个人支付款项大约3600块钱,这里面含改革前个人账户减少的钱数,(不包括挂号费以及其他检查费等)
这就是医保改革后的具体实操结果。
重点1:慢性病门槛费取消了。
重点2:门诊公济有门槛费200元,全年限额六千,最多报销不超过三千块钱。
重点3:慢性病报销比例降低了三甲医院70%。二甲医院75%,,社区医院85%。
重点4:个人账户全省统一,每月六十块钱。
重点5:底层医院药品不全,并且基本上没有集采药。开药需要调研好。
总的感觉在某些方面医保在纠偏,这是好事,但是不喜欢医保某些变化总是缺乏透明度,并且解释权被医保抓的牢牢的,总是他有理。虽然这次慢性病门槛费取消了,但是报销比例降低了,个人负担仍然没有减少。慢性病补助使用了,基本用药已经保证了,门诊公济就不会使用了,自己账户上的钱还是给了不认识的人公济了,家庭公济也是说的好听,其实并不实用,因为一家加起来也没有多少钱,根本没有意思。
集采药品不能全方位覆盖,有点遗憾,改革还应该更加深入,特别是深水区,将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敢于自我批评,杜绝腐败等等,都是医保改革面临的攻坚点,希望医保改革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