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众所周知,圆明园为清朝皇家园林,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和咸丰五朝皇帝在此园居理政。
如今的圆明园又称为圆明三园,包括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其中长春园和绮春园均是乾隆时期扩建而成,我们熟悉的西洋楼就是位于长春园的北部。
历经五朝,从赐园到执政中心,圆明园才是这片园林真正的核心,雍正皇帝是第一位主人,也是第一位建设者。


△圆明三园布局图
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帝把位于自己御园畅春园东北的海淀后华家屯约500亩的明朝水景园赐给四阿哥胤禛。第二年,胤禛将废园修整建设完毕,邀请康熙帝游览。康熙帝知道四阿哥崇信佛教,自号“圆明居士”,为四阿哥的花园赐名曰“圆明”园。
康熙四十八年(1709),圆明园完工后不久,四阿哥胤禛开始在此居住,并建造出具有山林情调、田园风光的农耕、原野景点。
在圆明园里,四阿哥胤禛追求传统失意文人寄情山水、笑傲江湖的洒脱情怀,在美景中修养身心。康熙五十八年(1719),四阿哥修建了“桃花坞”。“桃花坞”之名照搬明代著名文人唐伯虎的住宅名,景点内容取自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描写的故事:武陵地区的人们顺着开满桃花的溪流到了一个安宁和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战争和痛苦,人们与世无争地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

△圆明园四十景图——武陵春色

△桃源洞遗址
“桃花坞”本景的外围是重重叠叠的山谷,有一条溪水往北流去,溪水之上设“桃源洞”,乘船穿过山洞便可抵达桃花源。山间遍布有许多桃树,花开时节如云蒸霞蔚一般,朝阳与夕阳照上去,更显绚烂无比,美不胜收。一阵暖风吹过,落英缤纷如花雨,或铺于草地,或浮于水面。且此处较为幽深,行走其间,仿佛真在“桃源”之中徜徉。后来,乾隆帝将其改名为“武陵春色”。

△圆明园舍卫城 张宝成绘
四阿哥崇奉佛教,为表达敬佛之心,特意在圆明园中建造与佛教有关的水上建筑物,其中有仿照古印度桥萨罗国首都的舍卫城而建万佛楼,设大殿供奉佛像,并藏有佛经。

△澹泊宁静 复原图
康熙帝重视农耕,四阿哥也在为自己绘制一幅“耕织图”,“澹泊宁静”景点正是这种田园思想的形象体现,此景点建造有封闭而清雅的“田”字房,房屋外槐树成荫,花木蔓延,绿野槐花两相映衬,水波漾漾,水中芦苇在凉风中略显苍茫之色。此外,四阿哥还建映水兰香、多稼如云、北远山村等乡野景点。
“映水兰香”,屋子旁边栽植松竹,绿树外是一带溶溶漾漾的水田。“多稼如云”,有一片稻田和几间小房子,微凉的夏日夜空下四阿哥或许曾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阵阵。“北远山村”,由溪流环绕几幢村舍组成,雍正当初给此景题名“北远山村”表达的是一种淡远意象,乾隆帝把它改为“鱼跃鸢飞”,表达的则是欣悦之心态,可知二人心境之大不相同。1729年,雍正帝在“北远山村”设园户,此后也陆续在其他乡野景点安排园户入住,种桑养蚕,打理稻麦等庄稼。在优美的田园风光中,四阿哥为圆明园生活写下不少意境潇洒的诗词,一则标榜自己不染俗事,一则也表现出他本人的精神追求和寄托。
如诗云:
山居且喜远纷华,俯仰乾坤野兴赊。
千载勋名身外影。百岁荣辱镜中花。
金樽潦倒春将暮,惠径葳蕤日有斜。
闻到五湖烟景好,何缘蓑笠钓汀沙。

而在实际上,圆明园里的四阿哥把自己深藏于园林之中,维持良好形象,掩人耳目,更像是处心积虑谋划夺取皇帝之位的一系列方案。最终四阿哥在九子夺嫡中胜出,成为雍正皇帝。
﹏
﹏
﹏
﹏
雍正二年(1724年),圆明园的扩建工程正式开始。扩建工程大体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将中轴线向南延伸,在赐园的南面修建宫廷区,严格仿照紫禁城中轴对称的形式,包括新辟的大宫门,还有左右外朝房和内阁各府各衙门的值房,这里日后成为皇帝在圆明园主政的主要建筑群。第二部分,将原赐园向北、东、西三面拓展,构建曲水岛渚,增设亭榭楼阁,这部分构成了后来乾隆帝御题“四十景”的主体。第三部分,修建福海及其周围配置的建筑组群。
扩建后的圆明园,占地面积达到3000亩左右。每个景区内,既有庄严宏伟的宫殿,也有使人感觉轻松灵巧的楼阁亭台与回廊曲桥,假山、湖泊以及蜿蜒的河流点缀其中。在雍正时期,圆明园的格局基本完成。

[编辑]
赵 磊
公众号ID:yuanmingyuanp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