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榆树的树皮(榆白皮)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生颍川山谷。二月采皮,取白曝干。
此即今榆树尔,剥取皮,刮除上赤皮,亦可临时用之。性至滑利,初生叶(榆钱),人以作糜羹辈,令人睡眠。嵇公所谓:“榆,令人眠也”。断谷乃屑其皮,并檀皮服之,即所谓不饥者也。

《中药大辞典》
为榆科植物榆树的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春季或8~9月间割下老枝条,立即剥取内皮晒干。
生于河堤、田埂和路边;山麓、沙地上亦有生长。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甘,平。主大小便不通,利水道(减肥),除邪气,久服,轻身(减肥)不饥。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甘,平,无毒。主治大小便不通,利水道,除邪气。肠胃邪热气,消肿,性滑利。久服轻身,不饥。
《玉楸药解》黄元御
味甘,气平,入手大阴肺、足太阳膀胱经。止喘降逆,利水消肿。
归经
《玉楸药解》
归肺、膀胱经
别名
《神农本草经》
榆皮、零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