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赚

返利(返利怎么算)

 人阅读 | 作者xiaosong | 时间:2023-08-03 22:00

免费领取?点赞返利?盲盒抽奖?别让孩子落入网络诈骗圈套

以免费游戏装备、投票返现、盲盒抽取、粉丝抽奖等名义诱导未成年人加入群聊,诱骗转账汇款;诱骗未成年人提供社交账号、支付密码等用于网络诈骗活动……

目前,中央网信办正在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其中涉及的网络诈骗问题备受关注。诈骗分子往往利用未成年人沉迷网游、冲动消费等特点,让其一步步落入他们事先设下的圈套。

受骗

从免费皮肤到被骗6000元

“没有金肤紫肤的游戏玩家可以免费找我领……”正当学生小刘玩游戏时,有玩家在世界频道热心分享免费皮肤的领取方式。莫非是“天上掉馅饼”?小刘有些心动,于是按照对方提供的信息,加入一个有关游戏的QQ群。在这里,很快有人找到小刘私聊。

在对方的诱导下,小刘先后三次扫码转账,每次2000元。其中,前两次的收款方均为一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稀里糊涂转走6000元后,小刘恍然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于是在家长的协助下报警。

作为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的反诈民警,张曼接触过不少类似案例。前不久,游戏玩家小吴也曾遭遇网络诈骗。在玩《天龙八部》游戏时,小吴通过游戏页面认识了一名玩家,对方说可以帮他代打游戏。小吴觉得问题不大,便同意了。

“什么时候到货?”眼看转账之后迟迟没有下文,小吴内心有些忐忑,便追问对方。结果,对方以账号登不上去无法充值为由,让小吴再等等。时间一天天过去,小吴没能等来“元宝”,只等来了一句“没到货”。“对方让把银行卡号发过去,说是给退钱,可一直没退,后来索性联系不上了。”小吴这才醒悟,自己被骗走30000元,最终选择报警。

套路

以送福利为由给App引流

网络诈骗到底藏着怎样的套路?以参与者的视角展开调查。

“暑假最新活动,一分钟教你领1500彩虹币……”在某视频网站上,一则以此为标题的视频收获了超过1万的播放量。博主先是放了一段在某游戏里领取福利的视频,然后故弄玄虚地告诉观众,必须点赞关注加留言,才能在评论区看到领取福利的办法。

视频播放过程中,还有大量的“视频弹幕”在烘托气氛,“真的领到了!”“已领取,谢谢哥哥”……而在评论区里,则是很多玩家在急不可耐地询问:“已三连,求码!”“求你了,我没钱充”……

在评论区,博主放出二维码,称只要扫码就能获得福利。扫码之后,来到了一个活动介绍的页面,上面写着,某某游戏周年狂欢,完成活动即可获得活动礼包码。

到了领取流程,页面又放出另一个二维码,并且要求用户先去下载一个短视频App,用该App扫码之后,观看视频平台里该游戏的短视频达到3分钟,系统就会弹出礼包码领取页面。

按照流程操作,下载短视频App并扫码之后,才发现这是一个“邀请新人下载App得返利”的活动。之后,又按流程观看了该游戏的视频,但10分钟过后,依然没有出现任何领取礼包码的页面。

看到,类似这种“送福利”的视频,在各大平台都有很多,有的直接把一个领取福利的网址放在了视频当中,但显然并不是游戏官网。输入网址之后,网页上显示出一个抽奖轮盘,点击抽奖按钮,系统显示“获得了一款游戏皮肤”。再次点击领取键,则又跳回了之前那个“下载短视频App并扫码得福利”的页面。可以看出,这些视频发布者都是以送福利为由头,目的是诱导玩家下载其他App,并从中获得“邀请新人福利”。

看到,有玩家在论坛上投诉,自己曾经的游戏账号就是被类似的套路骗走的。同样是领取福利,同样是给出了一个领取网址,在抽奖获得游戏皮肤之后,系统要求该玩家加入一个QQ群。在群内,一名冒充客服的玩家一步步把玩家的账号和密码都套了出来,之后将账号盗走。输入该玩家的提供的QQ群号码想进群查看,才发现该群已经解散,骗子将游戏账号骗到手之后已经逃之夭夭。

陷阱

想做任务赚钱必须先垫钱

在调查时发现,孩子们会加入的游戏聊天群,也会混入一些不法分子,以小恩小利诱骗孩子上当。

“招聘短视频点赞员,2到5元一单,多劳多得”,伴随着这条信息的,还有一个加群二维码。扫码进群后,受到了一个客服人员的热情接待。对方说,可以提供一个短视频点赞的兼职岗位,一天就能赚90到260元。

随后,客服又发来了一个“新手任务”,要求关注特定的短视频账号,完成后可以给予0.3元奖励。完成后,对方果然发来了0.3元。

新手任务做完了,本以为可以接到正式任务,可客服却要求下载一个在线会议软件,并告知,“会有老师教你怎么做任务”。按要求进入会议,一上来就听到老师介绍,接任务做任务不需要垫付任何费用,一单一结,一天下来能赚好几百。

“我们是一家互联网电商平台,里面整合了很多商家,发任务和结算工资的也都是这些商家。有人会问了,我做完任务商家不给我工资怎么办?不要担心,商家入驻我们平台要交1万元的保证金,如果他不给你结,我们会从保证金里双倍赔付你。”老师介绍。

随后,就是各种任务类型讲解,除了之前说的点赞或关注账号,还可以给商家写好评,或者用手机刷视频。终于到了如何接任务的环节,老师这才露出了本来面目:“刚才说了,我们平台对商家有一定要求,对于员工也要有一些要求。”随后,老师发出了一个收款二维码,要求每名学员先“预存”200元学费,用来提升职员身份,之后才可以继续接单。

“之前不是说不用垫付吗?”在会议中发出了质疑,这才发现,打出的文字只有老师才能看到,进群人员之间互相不能沟通。因为迟迟未给老师转账,很快就被踢出了群聊。

“诈骗分子会以低价充值、高价回收、免费福利等引诱受害人点击虚假链接进行诈骗。切记,买卖游戏账号、道具请通过正规网站平台操作、私下交易存在被骗风险。”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反诈中心副中队长刘罡谈到,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群众自身防范意识。“要提高警惕,加强自我防范,工作生活中要做到“三不一多”,也就是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宗媛媛 莫凡 美编 宋溪

“刷单”真的“返利”??别天真了

网购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打开手机免不了买买买

如果既能网购又能挣钱

那是再好不过了

各位职工小伙伴是否

曾看到过像这样的

“兼职刷单”小广告呢?

这些小广告遍布在

各大社交群聊里或广告网页上

虽然经过无数次的宣传

还是有人上当受骗

有不法分子以“刷单”为幌进行诈骗

现已成了最常见的网络诈骗之一!

近日,市民李女士报警称:一陌生QQ加其为好友,并推送了刷单返利的广告,还附上了他人刷单成功的记录。想着网购还能赚钱,她便按照对方提供的教程进行操作,很快就收到对方发来的佣金。随后,又刷了一个500元的单,但这次本金没有返还也没有佣金,对方称刷5单后才会有返利。

于是,她又刷了4单,共计2000元。这次对方返利给其125元,但本金未还。对方称必须刷满10单才能归还本金,但其刷单后对方仍然未归还本金,还一直要求其再次刷单1万元。李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赶紧报警求助。

不仅刷单是骗局 返利也是骗局

无独有偶,市民王先生看到之前关注的网红在朋友圈发起了粉丝返利红包的活动,即给对方发100元红包返110元,发300元红包返350元。其为了能给对方留下好印象,便毫不犹豫地向对方转账300元,很快就收到了350元的红包。\t随后,对方告知他还有一次参加的机会,他随即又转账\t1000元\t,但是对方称已经没有1000元的返利名额了,让他参加3000元的\t。

王先生随即转账3000元,对方又诱导他参加\t10000元\t的活动,说会返利\t18888元\t。其再次转账,这时对方说需要再次\t支付5000元\t的费用激活,可\t王先生已经没有钱了,希望对方可以退款。但这时对方却把他拉黑了,反应过来的他已经被骗了近\t10000元\t,随即报警求助。

网购提供方便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诈骗陷阱

切莫要因小利而失大财

刷单、返利皆是骗局,挣钱还是要一步步来

刷单“返利”月入过万?驻村辅警紧急上门止付!

足不出户,日赚千元

动动手指,轻松赚钱

工资日结,绝不拖欠

真有这样的好事吗?

月入过万

足不出户就能“赚大钱”?

7月17日,村民刘女士在家“刷剧”,手机突然跳出弹窗,写着“足不出户,日赚百元”。抱着好奇的心态,刘女士下载了弹窗推送的刷单软件。在软件客服的诱导下,刘女士一步步走向对方布置好的陷阱,做起了刷单返利、足不出户月入过万的美梦。

刘女士下载弹窗软件后,客服让其向指定银行账户缴纳保证金1150元,随后又让刘女士进行第一次刷单。操作成功后,刘女士的账户到账1200元,短短几分钟便赚了50元。这可乐坏了刘女士,月入过万的美梦眼看就要实现了。

诱惑环环相扣

当事人深陷其中!

在刘女士继续刷单做任务时,辽阳市公安局太子河分局反诈中心收到紧急预警,提示刘女士正在遭遇电信诈骗,王家派出所民警迅速出警,与诈骗分子开启了争分夺秒的赛跑。

“别转钱!”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驻村辅警3分半到达刘女士家。满头大汗的驻村辅警边喊边冲进屋,“不能再转钱了,这是诈骗!刷单只是他们诈骗的噱头!”驻村辅警耐心地对刘女士进行了反诈宣传,并讲述了类似的真实案例。刘女士听后大为震惊“幸亏警察来得及时,要不然我就倾家荡产了!我现在就把刷单软件卸载,以后再也不刷单了,谢谢警察同志!”

警方提醒

网络刷单类诈骗常以“返利”为诱饵,引导“刷单员”在购物网站或APP“刷信誉”、购买礼品卡等,并在约定时间内向“刷单员”连本带利返还一定金额,直到骗取更大金额后借故不再返款。广大市民在寻找兼职时务必提高警惕,不要轻信任何“低投入、高回报”的借口。莫贪小便宜吃大亏!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